台兒莊古城重建不是建假古董 欲與華沙齊名
日期:2016/12/14 10:02:39   編輯:古建築保護
台兒莊老車站原址,後面的老房子如今成了李宗仁史料館。 陳文進 攝
本報記者 石念軍
就一個旅游項目而言,單純的建設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取得市場認同。
在5%的遺跡上,重建一個100%的古城,台兒莊古城是怎樣做到的?
這個5%,指的是台兒莊古城現存的古城遺跡,包括古河道、古碼頭、古船閘、台兒莊大戰遺跡,不到總面積的5%。如何讓它變成一個讓游客認可的原汁原味的古城?這個“無中生有”的過程,並不是簡單地搞些仿古建築。
相比“二戰”遺址城市,斯大林格勒僅存一處蛋糕房遺跡,華沙僅保留兩處人造的戰爭遺跡。1950年至1956年,波蘭根據意大利畫家的197幅畫,重建了一平方公裡的華沙古城。而台兒莊,現有的“二戰資源”是53處彈痕累累的古牆。
棗莊市決心重建古城之前,邀請了不少歷史學家、古建築專家、旅游專家、運河文化學者進行論證。
面對一個建在廢墟上的簡陋小鎮和縣志上的寥寥幾筆,他們實在找不到感覺。在一次座談會上,一位著名專家就反對:“重建的只能是新城,是假古董,充其量是影視城,不能稱古城。”
這些專家學者以地方志中沒有詳實記載台兒莊古城的歷史、絕大多數建築都毀於戰火、天下第一莊的繁榮已蕩然無存等為由,認為無法做出重建方案。
那麼,現在的台兒莊古城又是什麼樣子呢?
幾萬元花銷辦了
曾經幾百萬辦不了的事
記者到達台兒莊是4月16日正午,穿過莊嚴的古城門,走進坐落有致的古街巷,耳畔傳來幽咽的“拉魂腔”,夾雜著南腔北調的游客的話語。
“自開城以來,短短兩年時間裡,台兒莊古城就先後迎來游客270萬人次,綜合收入超過億元,同時拉動全市收入增長200多億。”台兒莊古城管委會副主任王兆海內心的喜悅洋溢在話裡,“以‘台兒莊 英雄安葬’為關鍵詞,利用百度搜索,詞條總數超過120萬條。”
王兆海說的這個“台兒莊 英雄安葬”,指的是今年4月8日,也就是台兒莊大捷74周年紀念日,台兒莊古城管委會為兩位無名的國民黨將士遺骸舉行的盛大安葬儀式。
這兩名國民黨將士遺骸,是2011年9月在古城西門附近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經山東大學人類學和考古學專家雙重鑒定,確認逝者是台兒莊大戰中的國軍將士,年齡分別在25歲和35歲左右,姓名已無從考證。
發現遺骸的位置原來是一處水汪。1938年台兒莊大戰期間,這個位置是當時戰斗最為激烈的地方之一,“台兒莊戰役57把大刀定乾坤”的傳奇應該就發生在這個地方。台兒莊政協編輯的《運河古城台兒莊》中記載,1938年3月31日,國民黨軍隊組成57人的敢死隊,摸出城西門,經過約1小時激戰,斃敵60多人,敢死隊員44人犧牲。
發現兩具英烈的遺骸後,有人提議在景區顯赫位置用玻璃靈柩安置兩具遺骸,方便游客瞻仰,馬上有人提出,這樣做不夠尊重死去的英烈;但對於厚葬兩位英烈的建議,也有人提出異議。
這期間,王兆海一直關注網上關於這一消息的反愦。最終,管委會上報棗莊市民政局後,決定施以厚葬。市裡的一些單位在受邀參加安葬儀式時,開始還有些顧慮,但隨後網絡輿情對於此事的評價非常正面,這讓他們松了口氣。
在厚葬兩位無名英烈後,王兆海用百度搜索查看了相關關鍵詞下的詞條數目。“搜‘台兒莊英雄安葬’,120萬詞條;搜‘台兒莊連戰’,15萬詞條;搜‘台兒莊吳伯雄’,3.9萬多條。”王兆海說,上一次,台兒莊古城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地標建築泰和樓奠基,邀請了上百名記者,整個活動花費好幾百萬元;這次安葬活動,只請了當地及在當地駐站的媒體記者,花費幾萬塊錢,但包括央視在內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都報了這條消息,這說明台兒莊古城的影響力已完全輻射出去了。
現在,安葬兩位國民黨將士遺骸的陵墓,就位於古城門的左前方,游客跨進城門,首先就會看到這座圓頂建築。
重建不是建假古董
在台兒莊古城,有一個故事不斷被講起。
2006年11月7日,履新不到百日的棗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偉,帶領9個部門和區縣的負責人,從滕州濱湖鎮微山湖濕地公園登上游輪,對境內近百公裡的大運河進行全線調研。晚上6點,他們抵達號稱“江北第一閘”的台兒莊船閘。聽說這裡有個古鎮,陳偉提出去看看。
古鎮已破爛不堪,在參觀完古運河和街巷、建築等歷史遺址後,陳偉了解到,這裡已經被一家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商相中並簽訂了合同。
這是一個投資總額高達5億元的房地產項目,也是多年來當地首次收獲如此大的項目。
陳偉決定終止合同。但叫停之後做什麼呢?陳偉當時也沒有具體的想法。
時任棗莊市委辦公室主任王廣金記得,2007年那一年,陳偉一到周末就會去台兒莊,一共47個周末,他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遍訪轄區內80歲以上的老人,搜集了300多張歷史照片,一點一點串起關於古鎮的記憶。
之後,赴台灣搜尋戰史資料,通過外交途徑從美國、日本搜集二戰期間的史料、照片和視頻資料;陳偉甚至還通過在日本留學時結識的朋友,找到一本《台兒莊事情》。這是台兒莊戰役前20年的1918年,日本間諜機構南滿鐵路公司派人在台兒莊蹲點半年精心記錄的,內容涉及地理、氣候、宗教信仰、民俗社會等方方面面,還有手繪的台兒莊地圖。
陳偉還收集了130多本史料和1279本明清小說,把台兒莊放在大運河的背景下了解。在北京的檔案館裡,有關人員發現,明清時期,台兒莊運河工程浩大,僅皇帝所下的聖旨就達12道。
這些具體而詳實的考據工作,最終幫助台兒莊繪制出一個集各朝特色的精華版台兒莊古城復原圖。
這種扎實的調研,使台兒莊古城避免了簡單的模仿。
王廣金現在是台兒莊區委書記,同時兼任台兒莊古城管委會主任。他說,陳偉曾反復提醒他們,重建的關鍵是怎麼重建,要防止出現假古董、仿古一條街、影視城,我們要做的,是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古城。
重建中,施工人員從周邊地區收集磚、瓦、石板等古建築配件。磚雕用安徽的、石雕用泉州的、木雕用東陽的,力求“表裡如一、原汁原味”。
80歲高齡的台灣著名散文家郁化清老人回到闊別幾十年的家鄉,激動地說,我記憶中的台兒莊就是這個樣子。
最劃算的一筆廣告投入
單純的旅游項目建設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它名聲遠播,並對游客形成吸引力。
棗莊市旅游與服務業管理委員會主任劉中波告訴記者,台兒莊古城曾在央視一套和四套投放過每天5秒鐘的廣告。台兒莊古城非常重視在高鐵投放廣告,要是沒有高鐵,棗莊的客源市場只能局限於周邊市場。目前,京滬高鐵上海虹橋站、北京南站、濟南西客站,都有台兒莊古城的廣告牌。
最劃算的一筆是在京滬高鐵上海虹橋站。當時,虹橋站剛剛建好,古城管委會和對方一簽三年的合同,以一年140萬元的價格買下京滬高鐵虹橋站候車大廳的一個廣告牌位。
在負責文化推廣的古城管委會副主任王兆海看來,真正讓台兒莊名滿海內外的是“事件營銷”。
台兒莊大捷70周年紀念日——2008年4月8日,棗莊宣布重建台兒莊古城。次日,香港《大公報》頭版頭條刊發了這則消息。2009年,古城重建剛剛開工,台兒莊古城又拿下國內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牌子。2010年5月4日,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地標建築泰和樓奠基,邀請到了一位重量級嘉賓、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參加。
“我們一開始,就把市場目光放到了海峽兩岸,而不是定位為周邊游、近郊游。”當地有人士回憶,某中央領導來古城視察時,看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牌匾,跟陳偉打趣稱“你們真厲害”——原來,這位領導的家鄉福建一度想爭取國內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項目建設,但不想被台兒莊搶了先。
著眼海峽兩岸,挖掘“二戰”文化,後來,當地又先後邀請吳伯雄、白先勇等台灣知名人士來訪。
要與“二戰城市”華沙齊名
“我們最初就是考慮把古城打造成國際旅游目的地,充分考慮到市場的可能性,而不是做周邊游。”總結台兒莊古城的規劃、開發、運營經驗,王廣金覺得,簡單地說,就是立意高、落實好。
“比如紅色文化資源,鐵道游擊隊全國人民都知道,但如果單純搞紅色旅游,它和延安、西柏坡、井岡山沒法比,因此台兒莊不能單做紅色旅游,而是把它作為整個古城旅游的一部分。“王廣金告訴記者,台兒莊古城的重建,首先是對歷史、文化的充分尊重和深入挖掘。
陳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棗莊市的旅游資源特點,“微山湖很不錯,但是在湖泊類資源裡,比不過青海湖的神秘,比不過天池的清澈、鏡泊湖的生態,也比不過洞庭湖、鄱陽湖的浩大,更比不過西湖的文化,所以在湖泊類資源裡頭它很難冒尖。這樣也可以發展旅游,但是只能做區域的周邊游;墨子文化是世界級文化資源,但文化資源未必是旅游資源,現在孟子都被孔子邊緣化了,何況墨子;抱犢崮是魯南七十二崮之首,也很有特點,但是它的體量無法和張家界、九寨溝、黃山這些山體類資源相比;棗莊有世界最大的石榴園,但是石榴園農歷的五月開花、八月結果,季節性過於明顯。中興公司誕生了中國第一張股票,但做工業旅游又過於單一。”
重建“二戰”歷史古城,力求與華沙齊名;傳承運河文化風俗,力爭世界申遺;打造古城商街,務求媲美麗江……台兒莊古城的開發建設似乎處處都有爭做第一的氣魄。目前面積為2平方公裡的台兒莊古城,在二期工程全部完工後,將成為國內面積最大的古城。
“要做大旅游,就必須尋找新的、能夠支撐大旅游格局的旅游資源,尋找並打造一種最具有核心價值的旅游產品。”王廣金說,這一點,是棗莊市領導反復強調的。棗莊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但是要把旅游資源做成全國獨有、世界一流的知名旅游產品,才能持續發展。
“棗莊二日游”大會戰
台兒莊古城的崛起吸引了大批業界人士的目光。見到劉中波時,這位棗莊市旅游與服務業管理委員會的負責人,正在台兒莊古城陪同來自沈陽市旅游局的客人考察。
“自從今年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兄弟單位考察團,幾乎每個月都要來10-15撥。”棗莊市旅游與服務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棟說。
台兒莊古城2010年5月1日開始試運行,當年春天,棗莊市旅游局與市服務業管理辦公室合並,組建旅游與服務業管理委員會,為的是減少協調成本,有效管理本地區的旅游和服務業,這一架構當屬全國首創。
引發旅游業界關注的,還有棗莊在全國首創的“二日游”營銷模式。通過“二日游”活動,將景區與酒店打包銷售,目的就是發展過夜經濟,通過旅游拉動“吃住行游購娛”的整體消費。據劉中波介紹,市旅服委專門設有“棗莊二日游”項目辦公室,具體負責“二日游”的策劃、宣傳和推動。
“旅游項目只有在市場上流通起來,才能轉換為商品。”劉中波說,“棗莊二日游”大會戰於2009年啟動,全市既有的13個景區景點被打包促銷,以最優惠的價格推向旅游市場。用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社會聯動的這樣一種運營模式,58個區市和部門對口聯系全國66個客源城市。
在2012年的“二日游”任務分配中,市教育局負責邯鄲,市交通局負責青島,市經信委負責揚州,市供銷社負責鶴壁,每個單位辦公室都有專人盯著“二日游”任務完成情況。
劉中波介紹,目前,在全國重點客源城市,棗莊都有由相關對口單位派駐的辦事處,依托市裡統一撥付的3萬元-5萬元不等的啟動基金,具體提供旅游推介、咨詢等服務。去年,棗莊全市完成了過夜游客總量超過50萬人次的既定目標。“像港航局,對口泰安,去年拉來游客4000多人;婦聯對口江蘇鎮江,拉來了3000多人。”
對於這種“棗莊模式”,也有人提出了質疑,認為政府干預市場太多,搞得一些單位被迫到處拉人。一位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士稱,本來這種任務分解2012年准備叫停,但看到效果確實不錯,就准備再搞一年,以保證今年50萬的過夜客源任務完成。
“最終,台兒莊古城旅游要走向市場化,政府一定要放手。”這位當地人士稱。
今年2月,棗莊市以投標競買的方式,拍賣“棗莊二日游”活動在國內17個客源地城市的旅游地接權和市場經營權,最火的一個客源地,有8家旅行社來爭。
這個被業界稱做“中國旅游第一拍”的拍賣活動,被看做棗莊探索由政府主導向市場化平穩過渡的一次嘗試。
山東部分旅游小鎮及其核心資源
青島:
即墨田橫鎮:田橫祭海節
臨沂:
沂南銅井古鎮:南宋年間古鎮、淘金旅游
郯城重坊鎮:古銀杏樹旅游
威海:
文登界石鎮:依托昆嵛山舉辦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文登站)
乳山大孤山鎮:茶葉采摘
煙台:
招遠淘金小鎮:改造尾礦,展示宋代礦工生活狀態、黃金交易和商業經營活動
牟平龍泉鎮:溫泉小鎮,膠州神仙文化與道教文化
泰安:
肥城:春秋古城項目,依托資源:左丘明故裡、齊長城遺址
濟寧:
金鄉縣羊山古鎮,國際旅游度假區
微山縣南陽鎮:仿古小鎮
濱州:
無棣縣碣石山鎮:道教名山碣石山,火山遺存
東營:
孤島鎮:軍墾文化、油田文化、地熱溫泉
滕州:
東郭鎮:蓮青山
淄博:
沂源縣燕崖鎮:櫻桃采摘
德州:
慶雲縣東辛店鎮:傳說唐僧幼時出家海島金山寺
樂陵市花園鎮:戰國時燕國大將樂毅所建魏王城
(注:根據網上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