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恬莊古鎮沐春風

恬莊古鎮沐春風

日期:2016/12/16 18:45:45      編輯:古代建築
  在一個陽光明媚,春風蕩漾的下午,我來到了鳳凰鎮河陽山東的恬莊古鎮采風。四十年前我就到過恬莊古鎮,曾在宏偉古樸的古建築群中穿行,曾在靠河的茶館中品茶聽書。恬莊古鎮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讓我夢牽魂繞。當我再一次在歷盡滄桑的花崗巖石板街道上行走時,仿佛踩著歷史的記憶,思緒萬千。 
  說起蘇南的古鎮,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到周莊、同裡。一些在恬莊古鎮生活了幾十年的居民常說,要是歲月再回到過去,這裡也是很具規模的水鄉古鎮。恬莊古鎮歷經滄桑,一些人文景觀逐漸消失,一些古建築成了危房。可喜的是這次去時,我看到大規模的古建築修繕工程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 
  恬莊是一座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古鎮,又名田莊。她西鄰河陽山風景區,東與金村古鎮相接。明代中葉,恬莊逐漸形成。文獻記載,“田莊鎮,有橋跨奚浦塘,居民千家。明末始盛,今黃泗浦巡司寄居於此。”在清代全盛時期,恬莊有四條主要街道,並且有六座巷門,北巷門上還有一座氣勢宏偉的更樓,站在更樓上可俯視全鎮。鎮上有典當鋪、銀樓、布莊、染坊等大商號,清澈的奚浦塘從鎮上穿過。 
  走進恬莊老街,駁岸、拱橋、水巷,狹窄的石板街面,構成了水鄉古鎮的特有風貌。古老的暗泾河,在保留著諸多明清建築靜谧的街巷裡穿行。縱橫交錯的深巷街道,猶如一棵老槐樹的根,把古老的、現代的民宅維系在一起。那座上百年歷史的楊氏孝坊,就像一位滿臉滄桑的老人,向兒輩們訴說著小鎮不平凡的昨天。籐蔓爬過荒蕪的古園,小草點綴在古宅零亂的瓦楞上,溜光圓滑的古井,還在供給人們清澈的甘泉,給人幾分歷史的凝重。 
  居住在恬莊老街上的姚明公是“老恬莊”,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始收集、整理有關恬莊的文物資料。恬莊的一磚一石、一牆一瓦在他眼裡都是寶貝。他笑著說:“每一幢古建築,每一個地名後面,其實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近年文物部門對恬莊一帶發掘和收集到的玉、石、陶瓷、銅器等,都證實了這裡的文化積澱深厚,人文景觀豐富。” 
  據當地人講,歷史上許多名人和恬莊有著密切的關系。清代順治狀元孫承恩、鹹豐榜眼楊泗孫、嘉慶進士楊希铨、道光舉人楊沂孫等都出生在恬莊一帶。還有明嘉靖進士錢泮、錢岱,清順治進士錢朝鼎等都是名載史冊的“河陽裡人”。乾隆帝師蔣廷錫,近代愛國詩人楊無恙等也都是恬莊周圍人。這些在“孝坊”牆上嵌著的《楊氏家傳》、《讀書田記》和《執帖》及存放的數十塊石碑上都有相關記述。 
  恬莊最大最知名的古建築“旗桿裡”門口,三只花崗石旗桿石礎至今尚在。多年前我在那裡游覽,畫棟雕梁上的貼金依稀可辨,屋梁上的雲鶴雕花依然完好。福壽石雕柱礎無一缺損,花廳與繡樓間的水磨磚門樓上寫有“內言不出、外言不入”的門匾還在。老街上還殘存著多幢晚清風格的民宅小院和一排枕河人家,所有這一切,都向人們訴說著古老恬莊悠久的歷史。 
  據鳳凰鎮的同志介紹,恬莊古鎮的一些古建築修繕好後,將把河陽山歌館遷至這裡,還要籌建恬莊名人館等。恬莊古鎮將成為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特色古建築群、石板古街道為特色的江南水鄉旅游勝地。 
  春風吹拂,陽光明媚,恬莊古鎮沐浴在春光裡,顯得生機勃勃。我相信,歷史悠久的古鎮將會重新煥發出她迷人的風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