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唐家民居簡介

唐家民居簡介

日期:2016/12/14 19:01:12      編輯:古建築保護
唐家民居系明末清初一唐姓財主修建的住宅,位於旬邑縣城東北七公裡處的唐家村,原住宅規模宏大,幾經戰亂,現僅存兩進毗連的三院和其它兩院共五院,一百五十余間,面積一千四百八十三平方米,陵墓一座,一九八八年定名為“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家民俗博物館的前身是唐家地主莊園,唐家地主是清朝中晚期馳名朝野的“三水(旬邑舊稱三水)唐家,”至第四代唐景忠時,正值清乾隆盛世,唐家亦在此時達到了興旺發達時期。其以農為本,以商興家。商號遍及全國五十余個縣、市,商業街坊達90多所。
唐家顯存的一百五十余間古建,其做工精細,雕梁畫棟,堪稱中國民居古建藝術的典范,整個建築均為木、石、磚結構,不但基礎牢固、堅實,而且每座房子均用磨光的磚和精雕細刻、描龍畫鳳的石頭砌成,磚縫亦用石灰,糯米汁澆灌。充分體現了北方四合院建築和蘇杭園林藝術相結合的獨特風格。院內板隔牆上刻有“八仙圖”、“二十四孝圖”等各種圖案,院內角柱,牆壁上則雕有“八駿馬”、“華山對弈”等。還有牡丹、梅竹、旱蓮花等浮雕作品,這些雕刻,形態各異,但都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整個庭園,屋頂脊臥獸飛,檐牙高啄、勾心斗角,牆壁為水磨石磚,鑲以木、磚、石雕,造型優美,巧奪天工。至於門欄窗稜更是玲珑剔透。堪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典范。 此外,诰奉政大夫,晉授中議大夫,欽加鹽運使司鹽運使銜,賞戴花翎的唐廷铨的墓更是精心構築。墓前有三門四柱五樓式石牌樓一座,其由數百塊雕石建成,每層均以飛檐重拱連接。三道門各書石刻楹聯和橫額,四塊石柱及各層橫梁前後及其兩側還雕有喜怒哀樂,神態逼真的立體羅漢十八尊及楹聯、扁額等。還有石旗桿一對、石人、石馬、石羊、石獅各一對。整個牌樓構思奇巧,作工精細。此藝術佳作對近代石雕藝術的研究提供了極好的資料。
陵墓呈庭院樓閣式建築,正面為靈柩安放廳,石拱卷頂,木板貼面,硯石為門。東西為耳房,重檐飛拱,雙層樓閣。其內擺設金銀珠寶殡葬品和祭奠器皿,墓內下方墓壁上嵌有石屏四幅,並刻有二十四孝圖等,四周頂部以脊獸和硫璃瓦裝修,俨然一座富麗堂皇的庭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