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歷任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清代名相陳廷敬的府邸。她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國際電力公司所在地的北留鎮皇城村。
皇城相府景區游覽面積十萬多平方米。其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 御書樓金碧輝煌,河山樓雄奇險峻,中道莊巍峨壯觀,斗築居府院連綿,藏兵洞奇妙無窮,南書院曲徑通幽,西花園風景別致,紫芸阡御碑林立。縱觀相府景區,歷史人文底蘊厚重,造型獨特,氣象萬千。
明清兩代,陳氏一共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康熙皇帝對陳廷敬有“房姚比雅韻,李杜並詩豪”的評價。乾隆皇帝親書“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楹聯,對陳廷敬及陳氏家族予以褒獎。
全國政協委員、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副主任鄭孝燮、中國文物協會理事兼山西文物局總工程師柴澤俊稱皇城相府規模宏大,保存完好,實屬罕見,是集官宦府第、文人故居與地方民居為一體的民清建築群,是中國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景點
御書樓

建於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因樓上珍藏有康熙皇帝御書而得名。“午亭山村”匾額和“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楹聯是康熙皇帝晚年為陳廷敬所題,是對陳廷敬一生功績卓著、晚節昭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大學士第
俗稱相府院,始建於明朝末年,於清初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間,屢經改建而成。整個建築布局為前堂後寢、東書院、西花園、小姐院、管家院。院內迎客大廳“點翰堂”匾額為康熙皇帝褒獎陳廷敬而題。康熙皇帝曾兩次到此,並下榻。
石牌坊
約建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是陳廷敬官居吏部尚書時奉旨而建。整座牌坊四柱三門,高大雄偉,蔚為壯觀。坊額雕龍镌鳳,基座瑞獸環擁,上面詳細記載著陳氏家族一門五代人的官職和功名,是研究陳氏家族發展的真實佐證。
斗築居
皇城相府內城,是陳廷敬父輩所建。城內多為明代建築,有大型院落八處,房屋數百間,層樓疊院,錯落有致,依山就勢,鱗次栉比,集古代民居和城防工事於一體,堪稱一座豐富多彩的明代古建藝術博物館。

河山樓
建於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陳氏家族為防戰亂而建築的工事,樓內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曾有八百人在此避難,無一傷害。如此高大的建築物,雖經四百余年風雨滄桑,仍巍然屹立,雄姿依舊,可謂明清建築史上一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