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位於山西省最北部,在1500多年前曾是北魏的都城,時間跨度長達96年,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自古就是我國的軍事要鎮,它的北面,就是一些塞外少數民族的活動區域,所以大同保留了一定的漢民族和少數民族交融的痕跡,如今,這裡是我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尤其盛產煤炭,有“煤都”之稱。
大同市的旅游資源頗為豐富,歷史古跡和自然風光均有獨到之處。古跡中以始鑿於北魏年間的雲岡石窟最負盛名,它與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的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應縣木塔則是中國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木結構塔,是世界古建築中的一件珍品。位於大同西南部的華嚴寺,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佛殿之一。此外還有九龍壁、善化寺等歷史悠久的古建築。
大同市東南方,有中國五岳之一的北岳恆山,風光極佳。恆山山腳下的懸空寺,構築精巧,讓人稱奇,偌大一座寺院竟如凌空而立,讓你不得不驚歎千年前工匠們的奇思妙想
當地特色:煤城
大同地區煤炭資源豐富,素有“煤都”之稱。
大同地區所開采的煤炭共有三個種類:一、煙煤,它是主要煤種,幾乎遍布全區,煤質優良,顏色墨亮,燃燒性強,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發熱量高的特點,是冶金、動力、化工等工業的最好燃料,也是深受人們歡迎的家庭用煤;二、無煙煤,也稱鏡煤,又稱煨炭,顏色黑亮如鏡,燃燒時間長,煙很小。該煤主要產於廣靈、蔚縣一帶;三、泥煤,也稱散煤,形成年代較短,煤質較差,開采出來之後,一經震動,便會成為散碎小塊,燃燒後煤灰呈黃褐色,如同泥土一般,故稱泥煤。它的用途范圍很小,只能做家庭用煤。該煤主要產於陽高縣長城鄉郭家坡一帶。
大同礦山位於市區西南方,地跨大同、左雲、右玉、懷仁、山陰、朔州等地。在此區域之內,有國家辦的煤礦,還有地市、區縣、鄉鎮和街道辦的煤礦。煤炭年總產量達一億噸左右,居全國同行業之首位,在世界享有盛名。
1、土地資源
全市總土地面積141.1256萬公頃,其中耕地約46.41 萬公頃,林地約20.28萬公頃,牧草地約5.66萬公頃,交通用地約1.51萬公頃,工礦居民點用地約5.61萬公頃,水域4.95萬公頃,園地約0.74萬公頃,未利用地55.96萬公頃:其中荒草地占73%, 未利用地占總面積近40%,開發潛力很大。土地資源大致可分5 個類型:西北部的丘陵農林工礦開發區(左雲縣、新榮區、南郊區、陽高縣局部, 共30個鄉鎮),大同盆地中部的城郊綜合區(南郊區、大同縣、陽高縣局部,共20個鄉鎮),東北部的平川台地農果開發區(天鎮縣、陽高縣北中部共20個鄉鎮),東南部山地林業旅游開發區(渾源縣、靈丘縣、廣靈縣共計36個山區鄉鎮),東部丘陵農林果保護區(位於市東部,屬丘陵盆地相間地帶,在地域上並不完全連在一起,共計48個鄉鎮)。
2、氣候和水資源
大同地處黃土高原,屬溫帶大陸型氣候,降水少、日照多,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年日照時數為3000小時,無霜期東南部 156天、西北部100天,年均氣溫7℃,年均降水360—— 450毫米, 年均蒸發量1144毫米,降水多集中分布於7-9月間。
大同市是我國水資源缺乏地區之一,但各分區水資源差異較大,大清河(唐河)區水資源總量達2.23億立方米,人均1300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為18.25億立方米,有大中型水庫6座,總庫容6.79億立方米。隨著新水源的開辟及外調水源的引入,大同用水矛盾將有明顯改變。
3、生物資源
大同市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林地總面積約20多萬公頃,天然草場面積有37.33萬公頃。野生植物有1000多種, 其中藥用植物近百種,有飲譽全國的北岳黃芪等;澱粉及糖類植物20種;油料類植物17種;纖維類植物18種;單寧類10種;芳香油類7種; 經濟林木25種;野生觀賞植物25種。在野生動物中,陸棲脊椎動物有200 多種,屬於保護的獸類動物有4種、鳥類動物近百種。 大多數動植物資源未被開發利用。
4、礦產及能源資源
大同市是我國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城市,除優質動力煤外,還有石墨、石灰巖、大理石、花崗巖、長石、沸石、雲母、膨潤土、高嶺土及金、銀、銅、鐵、鋁、鎂、磷等,其中不少為高品位和較高價位,可為建材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電力資源豐富,現有火力發電資源280萬千瓦以上可供開發。
地理位置及氣候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地理坐標為東經112°34′到114°33′,北緯39°03′到40°44′之間,平均海拔1056米。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 忻州地區相連,東與河北省相接。大同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春夏秋涼爽,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3.6-7.5℃,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是-11.3℃。
行政區域及人口
大同市轄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四個區和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大同縣、左雲縣七個縣,國土總面積14112.56平方公裡,城市面積136平方公裡,總人口305萬人,城市人口占40%左右。
礦產資源
大同市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銅、鐵、金、銀、鋁、鋅等金屬礦物和石墨、磷、長石、雲母、石灰石、珍珠巖、大理石、花崗石、玄武石等非金屬礦物,是資源相對貧乏的環渤海經濟圈的礦產品原料基地。
生物資源
大同市共有森林42萬畝,牧坡草地面積480331畝。大同野生植物種類較少,主要為禾本科、豆科草類,麻黃、甘草等野生藥材植物及石竹、山丹、飛燕草、野菊、紫菀、唐松草、黃刺玫等野生花卉植物。大同野生動物資源約有二百多種,其中鳥類約160種,獸類約30種。
歷史及文化
大同市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2400多年歷史,曾為北魏京師、遼金陪都、明清重鎮。境內古建築、古遺址300多處,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1處、列入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36處,古建文化、佛教文化非常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