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廣東梅州創新保護發展模式 古村落群煥發魅力

廣東梅州創新保護發展模式 古村落群煥發魅力

日期:2016/12/14 10:07:47      編輯:古建築保護

梅州3月21日電 21日,廣東省第三批古村落(客家地區)授牌儀式在梅州舉行。梅州新添20個省級古村落。至此,梅州共有26個村莊被認定為省級古村落。 其中,梅縣水車鎮茶山村被認定為“中國古村落”,是目前廣東唯一一個國家級古村落。

梅州古村落群龐大,並且大部分保存完好。這些古村落既不同於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的徽派古村落,也異於青磚灰瓦、深宅大院的贛式古村落,它們大多依山傍水、俨如世外桃源。

“中國古村落”茶山村,層巒聳翠環抱整個村莊。村中完整地保留了34座百年以上歷史的古民居,“其中紹德堂有500多年歷史,萼輝樓、創毅公祠、伯榮樓有300多年歷史, 200年以上歷史的有暢雲樓、德崇樓、司馬第、培元樓、承慶樓等”茶山村65歲的村民黃達明說。

茶山村之所以保存如此多的古民居,源於“民間守護”。 黃達明告訴記者,客家人一向注重傳統,就是“賣了自己也不能丟了祖屋”,到今天,盡管村裡許多人已經發財致富,但他們不會遺棄傳承了數百年的祖屋。“有人氣就不會破壞,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生態。”中國民協副主席曹保明說。

在梅州另一個著名古村落僑鄉村,1.5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錯落著98座圍龍屋、橫堂式、“九廳十八井”、槓式等古建築群。村裡的古民居全都保留著歲月的痕跡,沒被用作餐館旅社,民居還是民居,農家樂飯店都建在村口外面的國道沿線。“我們就是想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生態,等規劃好了,再考慮下一步開發吧。”僑鄉村所在的南口鎮副鎮長黃文輝說。

作為國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梅州非常重視歷史文化生態遺產的傳承保護,重視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專門出台了《梅州市保護客家古民居的若干意見》等條例,並把申報省級以上古村落作為推進古村落保護的重要抓手,推進古村落保護工作。而隨著古村落申報工作的深入和廣泛的宣傳,各地村民對古村落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逐漸進入良性循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