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時間的艱苦修復和升級相關保護措施,位於甘肅省武山縣水簾洞石窟群裡的世界最大摩崖浮雕造像——拉梢寺壁畫彩塑浮雕完成了全部修復和升級保護工作。
記者21日從甘肅武山水簾洞石窟保護研究所了解到,拉梢寺壁畫彩塑浮雕目前正在全力沖刺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拉梢寺浮雕始建於北周明帝三年(公元559年),是整個水簾洞石窟群最重要的雕塑。大佛雕鑿於長150余米、寬60余米的天然崖面上,佛像通高42.3米,遺存有歷代窟龛24個,造像33身,覆缽塔7座,摩崖題記1方,壁畫1700平方米。
武山水簾洞石窟保護研究所所長陳健平告訴記者,由於年代久遠,精美絕倫的拉梢寺壁畫彩塑浮雕不斷受到外力侵蝕,塑像大部分殘損斷裂,出現了顏料層起甲、地仗空鼓、酥鹼、脫落以及鳥、鼠、蟲類侵害等多種病害。為此,2009年國家文物局聯合敦煌研究院撥付專項經費開展了為期3年的修復保護和安防升級工作。
拉梢寺大佛是典型的斷代標准石窟寺,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摩崖浮雕。自2006年中國聯合中亞五國啟動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項目以來,拉梢寺大佛被確定為絲綢之路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甘肅段申遺點。目前,拉梢寺大佛正在積極進行各項申遺准備。
據了解,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積極推動下,中國與中亞五國聯合開展的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已取得重要進展。2011年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共同簽署了《絲綢之路跨國申遺工作備忘錄》,商議將於2013年2月1日前聯合提交絲綢之路申遺文本,力爭作為絲綢之路跨國首批申報項目,爭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目前絲綢之路中國段入圍申遺預備名單的遺產共有24處,分布在陝西、河南、甘肅、寧夏、新疆五省區,涉及考古遺址、古建築、古塔、墓葬等多種文物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