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濉溪村民整地挖出東漢的古墓

濉溪村民整地挖出東漢的古墓

日期:2016/12/14 12:14:39      編輯:古建築保護

古墓中出土的陶碗

    淮北市濉溪縣文物事業管理局接到電話稱,濉溪縣鐵佛鎮古城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時,挖出一座古墓。聽聞消息,工作人員立即前往查看。專家介紹,初步判斷這座古墓是一座東漢古墓,與1992年發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漢墓相距僅有200米,疑似為同一個墓群。

    村民無意發現古墓

    劉漢(化名)是濉溪縣鐵佛鎮古城村人,之前在村裡有一片林地,種植了不少樹木。前段時間,劉漢把樹木砍伐完畢後,准備把地整平後種莊稼。

    劉漢找來挖掘機平整土地,“沒想到還沒挖兩下,師傅就發現挖掘機似乎碰到了硬物。”劉漢原以為是一塊大石頭,跑上前一看,卻發現是一塊平整的大石頭。”劉漢說,“我繼續清理,才發現這好像是一根石梁。”劉漢介紹,之前村裡曾發現一座古墓,這次發現的石梁,與當年出土古墓的石梁極為相似。擔心腳底下埋著的是一座古墓,他第一時間聯系了文物保護部門。

    疑似東漢時期墓葬

    接到電話後,濉溪縣文物專家10月23日一大早便趕往古城村。根據墓室結構,專家對這處甲字形古墓平整地表後,進行了從上到下的逐層挖掘。經過20多天的挖掘,古墓逐漸展露出大概的形狀。古墓約60多平方米,有夯土層、墓道、墓牆等,是磚石結構的多室墓,保存得較為完整。古墓前後側有3個墓室,還有4根約3米多長的石梁以及4扇石門。隨著挖掘的進行,目前已出土40多件器件,包括土耳杯、五铢錢、陶罐、漆木器等,有的還帶有鎏金和彩繪。“出土的磚瓦上刻有精致的花紋,且古墓的墓道設有擋土牆,主側室間還有墓牆,其主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應該很高。”專家介紹道,“通過墓室結構和出土的文物來看,這是一處東漢時期的古墓。”

    200米外即是古城漢墓

    據了解,這座古墓200米之外,還有一處1992年被發現的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城漢墓。

    資料顯示,古城漢墓於1992年由省考古所主持發掘,出土文物一二百件,有銅印、石器、鐵器、陶器和瓷器等文物。漢墓的一號墓頂高達3.8米,二號墓共有12室14個單元,結構復雜,保存完好。二號墓畫像石雕刻手法為浮雕、線刻等,內容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三足鳥、象、豬、魚、開明獸、天祿、辟邪等珍禽異獸。

    濉溪縣文物事業管理局副局長丁新告訴記者,近年來,濉溪縣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先後完成了柳孜運河遺址、周大莊宋金墓群等多項文物勘探與考古發掘項目,搶救保護了一大批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