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成都:平原發現年代最早墓地

成都:平原發現年代最早墓地

日期:2016/12/14 12:12:27      編輯:古建築保護

    成都平原年代最早的奠基人牲及人祭坑、成都平原上最早的古城之一...這些詞匯被用來描述位於大邑縣的高山古城遺址。在2012年之後,去年9月以來考古人員再度啟動對高山古城遺址的發掘。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高山古城遺址發現了早於目前成都平原寶墩文化第一期的考古學遺存,其中十二橋文化遺址的發現與確認,為目前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中所不見。

    據悉,高山古城遺址已入選了國家文物局組織評選的2015中國重要考古發現。相關單位也認為,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保存的完好程度已經具備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同時,高山古城的考古發掘與研究為適時納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遠景規劃提供資料儲備。

高山古城遺址平面圖

    據介紹,高山古城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原三岔鎮趙庵村古城埂,地處成都平原的西南邊緣,該遺址於2003年春被發現。高山古城平面形狀大致呈梯形,東西平均長632米,南北平均長544.5米,面積約34.4萬平方米。

    2015年9月以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大邑縣文物管理所將聯合對高山古城遺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本輪發掘面積800平方米,考古人員在發掘區內發現了豐富的遺跡現象,如墓葬、人祭坑、奠基坑、水井、建築遺存等。截止目前,已經清理墓葬89座、人祭坑1座、灰坑86個、灰溝12條。其中,墓地中的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不見葬具,僅少量墓葬發現有隨葬品;人骨遺骸保存狀況良好,葬式包括仰身直肢葬、曲肢葬等;年齡有成人墓和兒童墓,以未成年墓居多。而此前的發掘中,考古人員在西南城牆的轉角處附近還發現了一座使用兒童進行奠基活動的人牲坑。值得注意的是,高山古城遺址發現的奠基人牲及人祭坑被認為是成都平原年代最早。

高山古城遺址西南城牆轉角處發現的奠基人祭坑

    同時,出土遺物也很豐富——無論數量亦或是種類,以石器和陶器數量最豐。而從陶器的風格初步判定,高山古城遺址新石器遺存的主體年代處於寶墩文化的偏早階段;同時,還發現了一些略早於目前寶墩文化一期遺存的線索。此外,發掘工作中還采集了大量土樣標本進行浮選,並初步鑒定出水稻、粟等植物種屬。

    “通過四年的系統鑽探和重點發掘,初步明晰了高山古城遺址內外自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聚落分布特點與保存現狀。”四川新聞網記者注意到,發掘中發現了古城內外分布著自新石器、商周至漢代三段不同時期的聚落,其中十二橋文化遺址的發現與確認,為目前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中所不見。

    據悉,高山古城遺址已入選了國家文物局組織評選的2015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同時,相關單位認為,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保存的完好程度已經具備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已於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山古城遺址可以申報為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的延伸項目。”

    引人注目的是,相關單位認為,高山古城的考古發掘與研究為適時納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遠景規劃提供資料儲備。“高山古城遺址的考古成果也充分說明,大邑縣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類定居生產生活,並且建造了成都平原上最早的古城之一,成為了地域性的文化中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