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河南:發現商代晚期的古墓群

河南:發現商代晚期的古墓群

日期:2016/12/14 12:12:12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在距殷墟70多公裡的河南省內黃縣,考古人員日前發現了一處商代晚期古墓群,並在其中發現了商代保存完整的3套柏木棺椁。專家認為,這為研究殷商時期墓葬形制及喪葬文化提供了實物形制,尤為重要的是,為尋找商王河亶甲所居的相都提供了重要線索。

    25日,4座商代晚期墓葬,在經過一周的加固、保濕和打箱後,被整體提取出來,搬運至安陽市博物館,文保人員將在室內逐一進行清理解剖分析研究和保護。

    今年3月初,內黃縣亳城鄉岸上村村民在一磚窯起土發現古墓群,有完整的棺椁以及少量的青銅器碎片、銅戈、人骨、獸骨、灰坑等遺存,距地表10米以下。

    經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鑽探發掘發現,這一古墓群規模較大,共有22座商代晚期墓葬,其中3座墓葬裡的棺椁和1座墓葬裡的單棺保存完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部門有關專家實地察看論證後判斷為商代晚期墓葬群。鑒於殷商時期保存如此完整的棺椁還從未發現,文物部門決定將這4座墓葬整體打箱搬遷保護。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孔德銘介紹說,從發掘情況看,該墓地等級較高,是一處家族墓地,有身份較高的貴族,也有平民。這是在殷墟之外發現的保存完整的族邑墓群,為研究商代墓葬形制和商代文化交流與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料。

    此外,由於距地表較深,這一發現對於地層文化、黃河變遷等多學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東距這一古墓群6公裡處的劉次范村,有商中宗太戊陵廟碑。有專家認為,這一墓地的發現為“太戊居亳”“河亶甲居相”的記載提供了重要線索。

    長期在殷墟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何毓靈說,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鄒衡先生曾於上世紀80年代在此附近調查,認為這裡可能是商前平王河亶甲所居相都的地方。此次發現至少說明,商代這裡的人居環境尚可,古黃河未對其構成巨大威脅。此次發掘為尋找商代中期河亶甲之相都提供了重要線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