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泾川縣日前出土一件保存完好的元代銅鼎,銅鼎紋飾融合了儒、釋、道三種文化符號。
泾川縣博物館館長魏海峰介紹,近日泾川城關鎮共池村村民史福林在重建舊宅時發現了這件銅鼎,“該銅鼎保存基本完好,品相較佳,是一次重要文物發現。根據鼎口上沿的銘文記載,其造於元代辛卯年(公元1291年),系泾川水泉禅寺法堂內用品。”
“公元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曾用八思巴文敕賜水泉禅寺,要求佛教徒、道教徒等信眾和諧相處,從出土的這件銅鼎看,最下部是佛教的蓮花瓣紋,中間是道教的八卦紋,頸部是中國傳統的雲雷紋和回紋,與忽必烈的敕賜要求高度吻合,這種融合多種文化符號的文物十分少見。”魏海峰說。
水泉禅寺位於泾川縣城北,初建於隋唐時期,先後得到宋真宗趙恆、元世祖忽必烈、明孝宗朱祐樘的敕賜,且均有碑刻文物記載,至今尚存唐代風格的山門和明代大殿。
魏海峰說,文保人員對銅鼎出土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沒有發現更多有價值的文物,初步分析,這一銅鼎是一個獨立的掩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