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陝西省寧陝縣發現清代的石雕

陝西省寧陝縣發現清代的石雕

日期:2016/12/14 12:14:26      編輯:古建築保護
    縣文廣局接到群眾反映,稱在老城一施工工地裡發現了一塊石雕文物,縣文廣局立即派專人趕赴現場,據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細致查看,該石雕長約1.5米,寬約80公分,初步斷定為清代道光年間珍貴文物。

    據了解,老城一農戶在自家維修房屋時,在廁所位置地下發現了一塊大型長條石板,將泥土清開後,石頭表面呈現出精美的花紋,並刻有清晰的“道光”二字。因縣文管所經常在城隍廟等重點文物保護區內進行《文物保護法》宣傳,所以該農戶法律意識強,第一時間向縣文廣局反映主動上繳文物。

    據縣文廣局工作人員介紹,該石雕材質采用質地良好的漢白玉,使用浮雕雕刻手法,石雕內容由四靈神獸圖案組合而成,分別為:“長壽圓滿”:神龜昂頭,托八卦陣圖;“麒麟獻寶”:麒麟腳踩祥雲,須頂正反兩面道光丙戌銅錢;“日月生輝”:鳳凰展翅,日月鑲祥雲高掛;“二龍戲珠”:青龍飛舞,戲逐寶珠。圖案雕刻精美,紋路清晰,看起來栩栩如生,四靈神獸鎮守東南西北四方,寓意長壽吉祥,鎮煞迎福,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標志,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據縣文廣局分管文物相關負責同志查閱縣志及相關歷史資料得知,清道光丙戌年(1826年)時期,現老城村為寧陝廳城地帶,石雕發現地點可能是當時紅學館所在,距離黃州(湖北)會館和太乙書院很近。該負責同志說,這麼大而精美且四個神獸同在一塊匾上的石雕,一般的老百姓家裡不可能擁有,因此他猜測,石雕很可能是黃州會館或太乙書院的建築物構建,具體信息還將請專家進一步考證。目前,該石雕文物被安全收存在縣文物管理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