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建築小品設計與構造(一)
日期:2016/12/14 13:28:2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園林建築極其小品種類繁多,它們的功能簡明,體量小巧,富於神韻,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傳統藝術性,是講究適得其所的精致小品。園林小品變化多姿,但總有基本格調,萬變不離起宗總有一個規律可遵循,這個“宗”就是“亭”。亭常作為風景構圖的主體,對它重點進行建築空間藝術造型和結構構造設計及施工特點的解析,了解和掌握這些規律則對其他園林小品設計就能觸類旁通。因此在本章節重點介紹亭廊,並簡述花架,園牆,洞門,室外家具等。最後重點介紹園林花色樓梯,它在園林建築中最富有表現力,既有交通使用功能,又起點綴環境,活躍景色的烘托作用,在園林中要創造空間景觀,除了要求設計者在藝術構思上獨具匠心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設計基礎知識和大膽的結構構思,來打破習慣的界面關系。在本章後面將深入淺出地介紹具有結構藝術特色並有一定難度的鋸齒形景梯,剪式懸掛景梯及螺旋景梯的設計計算,以供開拓設計思路與選用。
園林建築小品以其豐富多采的內容和造型活躍在古典園林,現代園林,游樂場,街頭綠地,居住小區游園,公園和花園之中。但在造園上它不起主導作用,僅是點綴與陪襯,即所謂“從而不卑,小而不卑,順其自然,插其空間,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爭人工中見自然,給人以美妙意境,情趣感染。
一、亭(亭築)
亭作為園林建築中的最基本的建築單元,主要是為滿足人們在旅游活動之中的休憩,停歇,納涼,避雨,極目眺望之需。其體量小巧這也稱之為園林建築小品。
在造型上,要結合具體地形,自然景觀和傳統設計並以其特有的嬌美輕巧,玲珑剔透形象與周圍的建築,綠化,水景等結合而構成園林一景。亭的構造大致可分為亭頂,亭身,亭基三部分。體量寧小勿大,形制也較細巧,以竹,木,石,磚瓦等地方性傳統材料均可修建。現在更多的是用鋼筋混凝土或兼以輕鋼,鋁合金,玻璃鋼,鏡面玻璃,充氣塑料等新亦如此材料組建而成。
亭四面多開放,空間流動,內外交融,榭廊亦如此。解析了亭也就能舉一反三於其它樓閣殿堂。亭榭等體量不大,但在園林造景中作用不小,是室內的室外;而在庭院中則是室外的室內。選擇要有分寸,大小要得體,即要有恰到好處的比例與尺度,只顧重某一方面都是不允許的。任何作品只有在一定的環境下,它才是藝術,科學。生搬硬套學流行,會失去神韻和靈性,就談不上藝術性與科學性。
同樣是一個包,對不同的人的比例,不同的尺度場合,其藝術效果就截然不同;房屋與鳥窩,從畫面上看,大小尺寸都一樣,但一旦在圖上添加了樹木,台階及有尺度的人,鳥等幾筆後,視覺效果就大相徑庭了;即使同一房子,窗洞位置大小相同,僅窗扇劃分不同,也使得人們對這建築的藝術感受不同,比例和尺度也有關系了。
本節中側重介紹亭的做法,尺度體量設計。有人說園林建築小品並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不錯,往往一些亭廊確實修建的很艷麗,但尺度起翹做法,彩畫顯得輕佻庸俗,猶如愛慕虛榮的爆發戶家小姐,花枝招展,俗不可耐。這中是設計中應該忌諱的,實踐也證明:實際積累起來的做法與傳統經驗,比僅僅在紙上苦思冥想出來的更成熟,由於傳統經驗吸收了各地方各民族多彩的傳統做法,就可以進一步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傳統古典亭榭做法,真正領悟,還在於“造亭無定式”實踐之中。
(一)傳統亭的類型與形式
1.按平面分
1)正多邊形
正多邊形尤以正方形平面是幾何形中最嚴謹,規整,軸線布局明確的圖形。常見多為三,四,五,六,八角形亭。
2)長方形
平面長闊比多接近於黃金分割1:1.6,由於亭同殿,閣,廳堂不同,其體量小巧,常可見其全貌,比例若過於狹長就不具有美感的基本條件了。同時平面為長方形的亭多用面闊為三間,三間四步架。
江南路亭——常用二間面闊;
水榭——進深三間四步架或六步架。
梁架布局:亭尤以歇山亭榭與殿,閣,廳堂異曲同工,然更自由,江南多遵循古制。
山花——明代及名以前是作懸山,清代則出現了硬山山花。
推薦閱讀:
本命年在家放盆蝴蝶蘭
宋代學校與市肆建築
千年廬陵:贛派桃花源
山東膠州漢墓挖掘收獲大 提出大串王莽錢
推薦閱讀:
本命年在家放盆蝴蝶蘭
宋代學校與市肆建築
千年廬陵:贛派桃花源
山東膠州漢墓挖掘收獲大 提出大串王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