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西藏邊瑪牆 赭紅色的眺望

西藏邊瑪牆 赭紅色的眺望

日期:2016/12/14 13:13:2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工匠洛桑在堆砌邊瑪牆

工匠洛桑在堆砌邊瑪牆

華美的邊瑪牆

華美的邊瑪牆

顏色暗紅的舊邊瑪草已經用了300年之久,依然堅硬如初

顏色暗紅的舊邊瑪草已經用了300年之久,依然堅硬如初

    邊瑪牆是藏式牆體建築技術領域中的一大發明,那麼這種創意的靈感是從何而來的呢?有學者認為還是源於平民百姓的建築。如果我們留心觀察,西藏農區建築中可以發現農民宅院建築中院牆的牆頭上整齊地壘一圈木柴或者牛糞餅,看上去與白牆從顏色上形成了反差,本來這是農家人充分利用牆頭空間堆放柴禾,這樣一來節省地盤,二來防盜賊躍牆偷盜。聰明的藏族建築師從這個現象中產生了靈感,將之用於建築牆體的砌築技術上。

    邊瑪牆的鋪砌昂貴而費時

    8月11日早晨,由拉薩市城關區古藝建築美術公司(簡稱古建隊)負責維修的下密寺,開始鋪砌邊瑪牆。工匠們在已經砌好的石牆上,先鋪一層青石板,然後整齊、緊密地鋪上已經捆好切齊的邊瑪草束,鋪設時要將齊整的、尾巴大的那一邊對准外牆,內側則用泥灰和碎石將牆內側鋪實,邊鋪邊敲打平整,壓得緊緊的,再釘上約10厘米長的木釘。一般每束邊瑪草要上、中、下釘3個木釘。

    古建隊的丹增達瓦說,這道工序只是鋪砌邊瑪牆的步驟之一,等到將邊瑪牆砌至約1米左右時,要在上面蓋上一層木條和椽子。這時候的邊瑪牆的草束之間尚有空隙,工匠們還要站在牆體上,將邊瑪草填進空隙裡,用一個長柄的大木槌敲實壓緊。椽子上面還要鋪設兩層相互交錯的石片,伸出房檐約20厘米,作用跟瓦片一樣,在下雨天承接雨滴,以防淋濕邊瑪牆。

    制作邊瑪牆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塗染。塗染邊瑪牆所用的塗料由紅泥、牛奶、紅糖、牛膠、豆粉再添加木漿等各種原料在鐵鍋內混合攪拌熬煮成漿後,潑染在鋪好的邊瑪草牆上,同時還可以填實草束之間的空隙。這樣潑染的邊瑪牆,由於顏料都浸入草束之間,所以經年持久而不掉色。

    邊瑪牆只是外牆,裡面還有一層石砌的實牆。鋪砌邊瑪牆費時多,而且造價貴。丹增達瓦介紹說,鋪砌一平方米的邊瑪牆,大約要花費4000元,而這次維修下密寺,大約要鋪砌24米的邊瑪牆,需要耗時3—4個月之久。

    邊瑪牆的智慧來自戰亂年代

    最早使用邊瑪草砌牆,應該追溯到公元8世紀吐蕃王朝時期修建的桑耶寺,可見西藏使用邊瑪牆砌牆的傳統由來已久。

    據說,當時的戰士無意間將弓箭射向邊瑪草叢,箭竟然插入邊瑪草叢,既沒有折斷也沒有掉落,聰明的藏族祖先便想到把邊瑪草砌在堡壘上當掩體,這樣打仗的時候敵人把弓箭射過來,箭就可以直直插進牆體裡,既不會折斷也不會掉落,起到了“草船借箭”的作用。

    這種在戰亂年代發明的邊瑪牆,被廣泛應用到宮殿、寺廟、貴族莊園等重要的建築。而從建築學角度來講,用相對較輕的邊瑪草砌牆,可以減輕牆體的重量,尤其對高層的藏式建築,無疑有著很好的減重作用,因此常被用到一些大型莊重的建築上。從建築外觀裝飾來講,邊瑪牆對建築起到色彩對應反差的裝飾作用,從而獲得視覺美感的效果。紅色無疑是搶眼的,神秘的,威嚴的,令觀者不由自主地形成自身與世俗的強烈距離感,所以邊瑪牆被塗染為赭石紅色。以至於現在,人們把藏式宮殿、寺廟建築頂部、短牆部所用的赭石紅顏色習慣性地叫做“喇嘛紅”。藏式建築牆體色彩上白色是主流色,白色牆體上有了赭紅色的邊瑪牆和窗戶邊沿的黑色條,牆體顏色從單調變成了多彩,從輕淡變成了凝重,增加了整個建築的莊重感。

    能保存數百年的邊瑪草

    制作邊瑪牆的原料叫“邊瑪草”,是一種生長於高寒地區深山中的灌叢,這種灌叢質地堅硬且枝條長少有分叉,不易彎曲,不易腐爛,去掉葉子和皮後,枝條本身的色澤土黃偏白,把它們捆扎成束,就成了藏式建築上半部外牆的裝飾材料。由於邊瑪草有限且采集困難,所以只有大寺院、宮殿或特別顯赫的貴族莊園才會有邊瑪牆。古建隊的旺堆介紹說,只要維護得當,邊瑪牆可以保存數百年,像這次下密寺鋪設邊瑪牆,其中三分之二的邊瑪草都是從原來的邊瑪牆上拆下來的,這些邊瑪草已經保存了300多年,依然堅硬如初,毫無腐爛。

    拉薩地區的邊瑪草一般采於墨竹工卡縣的深山裡,采集期一般從雨季結束後開始一直到11月左右,而且只能采集長度夠長、主桿無分叉的枝條,一般做邊瑪牆的邊瑪草束要長於50厘米。旺堆說,現在村民自發去山裡采集邊瑪草的並不多,擔心采回來賣不出去,基本都是古建隊組織村民們進山采集,采集回來的邊瑪草,交給村民們把枝條削葉去皮,鋪開晾曬,干後再用生牛皮繩捆扎成手臂粗(直徑約10cm)、長度為50cm左右的掃帚狀。“其實在農村,村民們還用邊瑪草扎成掃帚。”旺堆介紹說,不過邊瑪草有一點的毒性,聞久了會出現鼻子不舒服、咳嗽、胸悶等症狀。

推薦閱讀:

福建古建築奇珍“尤溪土堡”

中國最大“八卦”土樓——道韻樓

經典川南民居 栗峰山莊

六大民居派別之嶺南建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