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安徽和縣江天一柱鎮淮樓

安徽和縣江天一柱鎮淮樓

日期:2016/12/14 13:26:4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安徽和縣東城的鎮淮樓,人們曾經稱它為谯樓、鼓角樓、鼓樓。樓上有“江天一柱”、“江淮重鎮”匾額,以及楹聯一副:

    高高的青磚台基上,雙層樓閣,飛檐翹角,樓上樓下,雕梁畫棟,通花窗格,古色古香。“鎮淮樓”三個隸書大字及兩側並列花形石刻,均鑲嵌在朝南門樓上,北邊樓門上,原有磚刻“南來第一”四個大字,城垛依然可見,春風拂來,蒼老青籐,象楊柳一樣婀娜多姿。

    鎮淮樓始建於何時?據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州徐元留下的“鎮淮樓詩碑”的首句“宋寧遺構鎮江關”一句考定,“寧者乃也”,即說宋代乃是在鎮江關遺留結構的基礎上建造的樓。此樓下層中間4根長柱及基礎石,據古建築技術人員鑒定,也認為是宋代木石構件。

    宋徽宗初年(1102),貶谪太平的編官李之儀,也曾多次來和州游山玩水。一次,他受到和州知縣曾延之於此樓設宴熱情款待。於是李之儀興致勃勃地寫下題為《和州太守曾延之置酒鼓角樓》一詩:

    從此首題詩看,足見此樓前身在宋代就叫鼓角樓了。而它又為什麼改稱鎮淮樓呢?據光緒《直隸和州志》記載: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兀術侵犯和州,圍城數匝,當時將軍宋昌祚激勵士卒,堅守州城,晝夜防守,不得懈怠。某日,軍士胡廣,眼尖手快,一箭射中金兵頭目金兀術的左臂,兀術大怒,一面包扎傷口,一面下令弩箭齊發。金兵蜂擁破城而入,大肆屠殺軍民,是時古城內外,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守城將軍宋昌祚、權倅唐璟,禁軍左指揮使鄭立、歷陽縣令蹇譽、司令徐銑、縣尉邵元通、軍士胡廣,皆壯烈戰死在谯樓上。

    鄉豪進士趙霖,帶領鎮淮軍拒不投降,利用黑夜率部突圍,轉移到麻湖水寨(今西埠一帶),練兵奮戰,眾推趙霖為統領,繼續抗金。建炎四年九月,偵知金兵分散,力量單薄,趙霖立即抓住戰機,動員鎮淮軍擺開陣勢一舉攻克和州。他這種堅定不移地抗爭精神,深受南宋朝廷褒獎,任他為和州鎮撫使兼知州。因此,後人為懷念鎮淮軍堅守谯樓英雄業績,故將谯樓改稱鎮淮樓。

推薦閱讀:

古建築的細節之美——雕塑

“五脊六獸”是古建詞語?

古建築的細節之美——斗拱

清泉風雨廊橋:百年風雨百年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