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錦州筆架山古建築群

錦州筆架山古建築群

日期:2016/12/14 12:53:2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筆架山古建築群

    筆架山島上的古建築有山門、真人觀、呂祖亭、太陽殿、五母宮、龍王廟、萬佛堂和三清閣,198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門由花崗石料建成,門闊3.64米,高3米,橫額有題字,外側是“光耀家國”、內側是“重道親德”,邊款為李鴻臣、安賢率婦女淑坤、淑雲、淑芳,康德八年三月三日芷立。字體近於顏體行楷,傳說為當年山上監院張明初所書,至今已無考證了。看題款的時間很顯然是偽滿時期的建築,也是筆架山古建築群中較晚的建築了,在山門左側有一尊漢白玉雕刻的凌空欲飛的孫悟空像,原件無存,現屬復制件。真人觀,花崗巖石料建成,石塔式建築,高4.7米,塔基為正六邊形,塔座砌成束腰狀,座上塔身以六層階梯組成,其上有石龛,龛頂為覆碗式塔檐,頂部成寶葫蘆狀,造型別致,美觀得體。真人觀是清末開山老尼朱潔貞羽化之處。

    呂祖亭,位於筆架山北部第一峰之上,花崗巖結構,亭閣式重樓,高11米,呈正六邊形,在正南面設石雕拱形門,門額上有花紋雕飾,一層內佛座上有呂洞賓、漢鐘離的漢白玉石雕像,由外至石階梯上二樓,內有“十方救苦天尊”石雕像,是由十尊小佛像所組成,十尊小佛造型不同,神態各異。亭的頂部采用遞收束腰式建築,以石雕葫蘆寶瓶裝飾,挺拔壯觀。五母宮,位於第一峰與第二峰之間,也是全花崗巖結構,門有前有龍盤柱兩根,內分五間,分別供奉金瓜聖母、木果聖母、水食聖母、火菜聖母、土糧聖母,五室之間有月亮門洞相連,讓人有身處洞窟的感覺,當初設計者的初衷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了。

    三清閣,是筆架山建築群中的代表作,六層純石結構,一、二層為長方形,上四層為八角形,通高26.2米,一二層由花崗巖石條柱,當地毛石為牆體主料,三層以上則全為花崗巖構成,純一色的石牆、石窗、石廊、石梯、石龛組成,飛檐挑角,壁畫門神也全部用石頭刻就,閣內有回廊互通,上下有旋梯相連,三清閣的建造風格,已經擺脫了中式傳統建築的構架,大膽吸引西式建築部分特點,比如拱形式石窗和橢圓形的窗稜,都免不了讓當時的人們耳目一新,而它整體設計之巧,組合之精,時至今日,也讓我們歎為觀止。曾被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收入為研究結構力學的實物建築之一,三清閣獨有的特點,使它的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越來越突出起來了。

推薦閱讀:

丹東大孤山古建築群

遼寧本溪五女山山城

清代天青釉四君子花卉八稜賞瓶

八大被修繕過的世界奇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