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石墉古堡

石墉古堡

日期:2016/12/14 13:18:3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古老的瑞士石墉城堡既是一處重要的軍事要塞,又是中世紀王公貴族的府邸。20世紀經過修復被辟為歷史文化和軍事博物館。歷史燦爛輝煌,藏品精美豐富的石墉城堡,吸引著世界游人紛至沓來,訪古攬勝。因為不在旅游熱線上,所以來此游玩的人(尤其中國人)不是很多。

    石墉古堡座落在瑞士蒙特勒市萊芒湖岸邊的一個石島上。古堡原為錫永教主所有,12世紀後成為法國薩瓦伯爵的財產。在薩瓦彼得二世統治時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工程,使古堡初具今日之形態。一號院周圍原是軍事駐地和大門,二號院周圍是堡主的住處,還有庫房和地牢。三號院建有堡主大廳、公爵臥室、小教堂、司法大廳、文書廳。四號院也叫“護牆院”,這裡所有建築都是為了保衛城堡和控制古道而建造的。古堡的護城河是一道天然壕溝,13世紀疏浚加寬,並在外牆周邊修建了三座半圓型塔樓。橫跨在護城河上的古橋,早先是一座木制吊橋,18世紀改為鐵梁木板橋至今。1536年,瑞士(伯爾尼)人攻占了古堡,建造了防御塔樓和城垛。

    1798年城堡成為沃州的財產,將聖伯利德山口通往意大利的古道拓寬。石墉城堡正處在湖與山之間的咽喉要道上,隘口設立關卡,對過往的商隊征收賦稅。古堡內部有無數房間:好幾個功能不同的大廳、候見室、掛毯室、客房、臥室,甚至還有地下拱室、地牢和監獄。古堡裡關押犯人的牢房裡有一棵石柱,上面依然有生冷沉重的頸铐,1532年日內瓦聖維克多修道院院長博尼瓦因主張日內瓦獨立,被這種殘酷的鐵鏈鎖在這根石柱上達四年之久,直到1536年3月29日瑞士人攻占古堡後,才把他釋放。1816年,拜倫到瑞士旅行,在洛桑遇到雪萊,結伴同游古堡,聞知Bonivard主教的故事,寫下著名的「奇隆囚徒」,使古堡更加知名。我們也在石柱上找到了拜倫的簽名。詩人拜倫熱情讴歌了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和意志,石柱上還镌刻著拜倫的親筆簽名。摸著冰冷的石柱,看著令人觸目驚心的鐵鏈頸铐,歷史雖然從身邊的湖水中潺潺無聲地流過,人們追求自由和獨立的熱情卻象火焰一樣燃燒在這個冰冷的石頭囚房裡。

    現在經過的城堡入口建於15世紀,原來的入口還要靠後一些,也更高一些。今天,人們從門栱處仍可以清楚的看到原來吊橋上的木制滑輪。古堡入口處聳立著一座方塔,塔下面的幾層,現在是古堡管理機構的辦公室。主塔又稱避難塔,始建於11世紀,14世紀初加高到現在的高度,通過20世紀修復的樓梯,可以登臨古塔頂層,俯瞰到整個古堡的雄偉壯麗建築和周圍迷人的湖光山色美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