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巍山東蓮花村
日期:2016/12/14 13:14:0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東蓮花村民居一角
在桃紅柳綠的深處,一個淡雅、古樸的村莊映入我們采訪組的眼簾,那就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民風淳樸,風情濃郁,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巍山永建鎮東蓮花村。東蓮花村歷史上靠馬幫繁榮建村,被人們稱為馬背上馱回的回族村。
東蓮花村於2008年10月被國家文物局和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民國初年東蓮花村是馬幫鍋頭聚居地,經濟繁榮,建蓋了不少令人歎為觀止的精美建築,至今保存完好的角樓有5座,古民居22院,其中民國三十年建成的馬家大院最具代表性。馬家大院古建築群多采用“六合同春”布局,角樓林立,重門深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閣樓”等建築工藝十分精湛,無論是照壁還是雕花,中國傳統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和諧並存、水乳交融。
馬如骥舊居是馬家大院古建築群當中的典范,特色是“一碉兩院三門四閣五堂六天井”。它采用“六合同春”的布局,東西耳房、廳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構成南院的“三坊一照壁”,主房、東西廂房、大門和角樓則構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歲月無聲的流走,無論是精心裝飾的門楣還是匠心獨具的花窗,盡管經歷了風雨的洗禮,歷史的打磨,但依然輕揚著當年的氣魄和獨有的魅力。在馬如骥大院的二樓,那藻井的彩繪今天依然清晰美麗,有彩繪《三文筆》、《阿文學校》、《雞足山莊嚴塔》、《上海街景》。特別是彩繪《上海街景》,被專家視為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它不僅惟妙惟肖地再現了當年十裡洋場上海灘的風華,還體現了馬幫商人的開放胸襟和開闊眼界,體現了對現代化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憧憬。
建於清朝初年東蓮花清真寺是傳播回族文化的中心,經過多次擴建,在民國十三年臘月竣工的東蓮花清真寺禮拜堂、宣禮樓建築風格獨特,成為歷史文化名村當中一道最為莊嚴肅穆的風景線。整個清真寺都是土木結構,把中國傳統出閣架斗、雕梁畫棟的建築風格和阿拉伯伊斯蘭美學完美結合在一起,庭院內綠樹成蔭,花香飄逸,與東蓮花規模宏大的古碉樓、古民居建築群結合在一起,渾然天成,和諧交融,成為了具有獨特回族風貌的伊斯蘭古村文化底蘊。
推薦閱讀:
陝西大唐名剎慶山寺
雲南保山玉皇閣
貴州黎平肇興侗寨
班禅銀塔 循化文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