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浦城文物普查新發現難得一見的古建築

浦城文物普查新發現難得一見的古建築

日期:2016/12/14 12:56:5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廊橋隔開東西兩院,增添了房屋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廊橋內部

    26日,浦城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結束了在浦城縣水北街鎮的實地文物普查。目前,普查隊在水北街鎮共實地普查了40個點,其中新發現文物點30個,而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屋內建廊橋的葉氏花廳。
  截至26日,浦城縣“三普”共實地普查了15個鄉鎮,普查點共560個,其中新發現430個文物點。新發現的文物點葉氏花廳位於水北街鎮陳源村下處潭4號。葉氏宅第俗稱“100間”,花廳為葉氏宅第主體建築之一。由富商葉琳生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可惜在鹹豐八年(1858年)毀於戰火,現僅存西花廳保存完好。
  浦城縣博物館館長陳寅龍介紹,葉宅坐北朝南,西花廳坐西朝東,方向75°,由東西兩院及天井組成,中間以兩墩三孔石拱廊屋橋分隔,橋建在天井中,東院面向廊橋屋,三面建廊,含廊屋。廊屋橋跨水而立,東面是木欄桿,西面是镂空花牆,牆面飾錢紋,北側開拱形邊門。北側門是通往花園的必經之地。西院面向廊屋,單進廳。
  廊屋頂部灰塑四組斗拱,有上下四層。廊屋橋孔高1.95米、寬1.70米、拱徑0.85米,橋墩深(橋寬)1.45米,橋頂寬0.35米。橋西側為天井,做花台,上立前後兩個花架,花台由石板和石柱支撐形成。
  “以廊橋的形式來隔開東西兩院,而不采用常見的實體土牆,不僅增強了實用性,而且更增添了它的藝術性和觀賞性。”陳寅龍說。
  7月30日,省博物館古建築家樓建龍研究員到實地考察時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葉氏花廳建築布局構思巧妙,制作精細,裝飾華麗,富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是福建省難得一見的屋內帶廊橋的古代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擁有這麼漂亮的建築物,居住於此的葉氏後裔說:“自己仿佛就住在美麗的風景之中。”采訪時,葉氏後裔表示,計劃利用那條繞屋而過的溪流引來活水進入天井,那就可以養一些魚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