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淮軍公所 古建精華
日期:2016/12/14 13:13:0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深秋明媚的早上,陽光普照,空氣裡一股寒冷的涼意。我們去拜訪石家莊淮軍公所北方首屈一指的徽派古建築群。早早坐上公交車,一邊走一邊查看路線,詢問晨練的老人,他說,繼續前行,路東。我們於是又走了會兒,在這片舊城區,一片破舊的四合院磚瓦房排列在那裡,絲毫沒有現代化侵蝕的痕跡,但也確實沒有什麼值得看的地方。想象中的淮軍公所應該頗有一番氣派,普通小民的低矮磚房豈是能與之相比的?
對古建築天然地保持一種敬畏之感,覺得它們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和強烈的精神氣質,況且是古建築中的精品呢?果然,在我們苦苦尋覓時,淮軍公所的大門映入視線,青磚灰瓦,體量高大,與周圍低矮的建築相比,顯得鶴立雞群。淮軍公所,全稱“淮軍昭忠祠暨公所”,李鴻章奏請奉诏於清光緒十四年建造。
時光在100年前攤開,中國大地上邪亂叢生,太平軍欲自立門戶,捻軍勢力日益壯大。腐敗的清政府八旗兵和綠營兵招架不住,只好急急用漢人將領緩一緩日益傾頹的局勢。於是,漢人團練成了主力。曾國藩升任兩廣總督、巡撫,後任直隸總督,忙赴全國各地剿匪,他的學生李鴻章也非等閒之輩,在老師病重後,遂升為直隸總督,網羅一批同鄉、幕僚門生,組建了龐大的淮軍集團。身為良臣主將,他南征北戰,苦戰3年,終於將捻軍徹底剿除,天下局勢一度穩定。
淮軍全勝時,兵員200營,10余萬人,南北各省甚至京畿一帶都成為淮軍的范圍。為穩定軍心,每次戰斗後李鴻章都對陣亡的將士進行祭奠。江蘇蘇州、無錫惠山、湖北武漢等地都可見“湘淮昭忠祠堂”,山東還有“海軍公祠”,當淮軍奉命北上剿捻並取得勝利,按照慣例,也就有了北直隸的淮軍公祠。
前面一個開闊敞亮的院子,就是公所的所在地。不過院子裡建築物破舊,只有一個看門老人靜靜地坐在那裡。本想直接去院子裡探個究竟,被老人攔了下來,說正在維修,不對外開放,不過,在我們懇求下,還是在院子裡喀嚓了幾張照片,依稀能看個大概模樣。
院子建築東西115米,南北長180米,占地40畝。由4個高大的院落組成。辦公、住宅、公祭、花園區、馬廄區,自成一體卻互相連通,井然分明,錯落有致。據老人說,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成了大雜院,一度還是省銀行和財政廳的所在地。而眼前的這方院落,亂石紛紛,草木蕭瑟,牆體脫落,樹影斑駁……只有深秋明晃晃的陽光灑落,老屋才勉強打起一絲精神。
當年,李鴻章的淮軍正盛之時,千軍萬馬,南征北戰,指揮方遒,伴隨著捨我其誰的霸氣,何等威風?可是,日落已經照進紫禁城,大清無能為力的虛弱,終究沒能免除敗落的命運。彼時威風,此時清冷,頂天立地的光榮歷史,已成為記憶裡模糊的時過境遷,唯有這一方院落日復一日地接受著風吹日曬。一如唯一看守在公所的老人,好像英雄遲暮,有些疲倦,清苦,孤單,落寞。
按照書上的說法,這是一座具有南北方風貌的混合建築體,布局嚴謹。據說,修建時,李鴻章廣招江南名匠,保定的工匠不服,於是以李氏名匠為首的建築能手紛紛參與施工,所建的一座精美照壁引得稱贊不已,於是南北方名匠雲集,不辭余力,殚精竭慮,成就了這座融合南北方建築品格的古建之華。建成之後,安徽人士來往幾多,戲樓、罩棚、宴會廳等設施一應俱全,每有春秋兩祭等重大事務,淮籍提督、巡撫、總兵等名士在此舉辦筵席、聚會,往來如織,俨然成了安徽會館。
往裡走,牌坊式的門牆高大伫立,甚是顯眼,原來這是淮軍公所的大門。門牆中心頂部高十余米,好不氣派!臨行前查過資料,中門白色石坊中心有個碩大的大型匾額,上書藍底金色大字“敕建李文忠公祠”,主人的排場一目便知。如今,匾額還在,字卻不見。兩側是高低錯落的馬頭牆,經典的徽州樣式,敦厚寬大的門牆給人一種可以依靠的安全感。古建界有句贊美徽派建築的話,“一宇之上,三雕骈美”,恰如其分。放眼望去,仿佛融入水墨畫裡的南國之中,寧靜平和的味道油然而生,漂亮得讓人沒話說。
公所的院落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坐北朝南,小式硬山建築,清水脊,裝修隔扇門棂花樣式各異,依稀可辨出原來的風貌。北方建築整齊嚴肅,中軸對稱秩序井然。徽派建築精巧活潑,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淮軍公所將二者完美融合,既有北方建築的古樸嚴謹,又有徽派建築的細膩溫婉,仿佛幾個漂亮柔美的姑娘點綴在俠義威嚴的漢子中間,引人注目。
戲樓為二層樓結構,是個封閉性的劇場。特意看過圖片,精細的建築,用料十分考究。木質結構的梁柱、檐枋,門楣甚至那馬鞍形的椽架上,都有著花團錦簇的明艷花雕,據老人說,這些紋樣沒有一處重復,只可惜戲樓也不見了。令人驚奇的是,公所的磚雕、木雕、石雕眾多,庑廊、門額的花草、動物木雕,門楣上方、山牆、墀頭等處都是用青磚做的深浮雕,各院大門前的抱鼓石的磚雕,栩栩如生。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如意”、“富貴榮華”,建築風水中的“天人合一”、“鎮宅”、“辟邪”的精華全部融合在雕刻中,耐人尋味,在北方多數古建處所中極為罕見。雖然它們的面容已經破舊不堪,我們卻仿佛依舊看見建築工匠靈動的雙手,一刀一刀精雕細琢,每一處都獨具匠心。
難怪梁思成的學生羅哲文等古建大師到此後,稱贊淮軍公所為建築中的絕品。建築專家吳良镛說,這是祠堂建築的瑰寶,是近代建築史上的傑作。淮軍公所的確是值得參拜的標志。
推薦閱讀:
徽派建築之大成 龍川胡氏宗祠
新疆“莫熱墩”佛塔
黃土高原上的建築群:陝北佳縣民居
六大民居派別之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