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
日期:2016/12/14 12:48:2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的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北22千米的九山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在陪葬的李勣墓旁建立昭陵博物館。
昭陵依九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建陵從唐貞觀十年(636年)埋葬長孫皇後時開始,到安葬李世民時為止,歷時13年。陵園峰巒亘及平野,氣勢宏大,則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寢。
陵園以寢宮為中心。四周回繞牆垣,四隅建立樓閣,北為玄武門,南為朱雀門,西南是陵下宮,或稱皇城。以皇帝陵為中心,陵前龐大的陪葬墓群為扇形,是昭陵的主要特征之一。陪葬墓群范圍很廣,主要分布在九山陵寢東,西、南三面。初步認定有陪葬墓167座。其中,李世民的妃婦和公主墓,多在寢宮附近的山上。臣僚墓中,較有名氣的有魏征墓、李靖墓、李勣墓、還有房玄齡、尉遲敬德等功臣墓。
石刻藝術是昭陵的重要組成部分,僅構成了陵園雄偉的氣勢,和諧的美感,而且為人們提供了許多唐初石刻藝術和文獻資料。舉世聞名的"昭陵六駿"浮雕,原置於陵園北面祭壇東西兩庑。現保存在陝西碑林石刻藝術館,成為稀世珍品。其中"飒露紫"、"拳毛"兩副浮雕被盜往美國,現存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昭陵還發掘出保存大量碑石、墓志。碑碣書法結構嚴謹,所存字跡,變都為初唐書法家真跡。其中有著名書法家歐陽詢和褚遂良等書寫的名碑,匯當時書法之萃,從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初唐名書法家的風韻特點,也是研究唐史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