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天龍屯堡

天龍屯堡

日期:2016/12/14 13:09:3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天龍屯堡古鎮東距省會貴陽市六十公裡,西距黔中名城安順市28公裡,是一個典型的屯堡村寨,她地處滇黔古驿道上,是普定衛六亭(沙作、飯籠、竜窩、河箬、樂得)中的“飯籠”亭,也就是中途休息的地方。在元末和明朝時稱為飯籠驿。清朝實行“改土歸流”後改稱飯籠鋪(塘),這一名稱從清初沿用至民國初年。民國中期,地方上一些有文化的鄉紳覺得“飯籠”二字不雅,經商議,遂取天台山的“天”字,龍眼山的“龍”字,合為“天龍”二字,作村寨之名至今。

    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天龍這片土地很早以前就進行屯軍了,現居住在這裡的主要姓氏是以陳、鄭、張、沈屯軍始居姓氏的後裔。從老人的傳說和陳鄭二姓家譜來看,四大姓始祖同一時期隨軍征南入黔,後奉旨“屯田戍邊”,從此遠離江南故土,至今已繁衍了子孫二十余代,成為了這片土地的永久居民。然而“江南”在屯堡人後裔的腦海中是揮之不去的,她永遠是深扎在屯堡人靈魂深處的根。六百余年了,屯堡人每聽到江南、南京應天府,總會激動一翻,正是由於這種激動,才產生了屯堡人後裔一次一次的尋根、追尋祖先們入黔的歷史足跡。

    天龍屯堡是一個地靈人傑的地方,出了不少的人才。明朝以前,由於歷史久遠,有關文字記載缺乏,只有荒野中的許多古碑之上刻著明皇诰封什麼之類的文字為數不少。據《鄭氏家譜》載,明代萬歷28年鄭士才中秀才,這可算作天龍屯堡有記載的最早功名。

    走入屯堡寨中,看到的是石頭,手摸到是石頭,腳下踩的仍然是石頭。石頭構築了具有軍事防御功能的屯堡,屯堡人把石頭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至,一個典型的屯堡就是對“石頭生命”的完整诠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