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各具特色的大灣古民居建築群

各具特色的大灣古民居建築群

日期:2016/12/14 12:50:0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大灣古民居建築群

    大灣古民居建築群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雲浮市郁南縣大灣鎮五星村,省道德珠線直達。距雲浮市區65公裡。是展示嶺南古代建築藝術特色和粵西民族風格的藝術精品。

    古建築規模大,布局集中,是具有濃厚粵西地方藝術特色和民俗風格的建築群。大灣古民建築群,保存完好,各具特色。主體建築的梁、柱、斗拱、檐板、屏風用材考究。木雕、石雕、磚雕、壁畫(有絕對年代和技師、畫師的記述)脊飾等工藝之精在粵西不多見。

    該古民居建築群除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外,還有民間藝術、民族文化史、民俗生活文化史、古建築史等價值。宗支祠堂有的為父、子、連成群體布局。古民居有當時大灣富商李其敏於1920年(用三年建造時間)建造一院三進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磚瓦木結構“臣昌棧大屋”。

    有大灣富商李景獻第二兒子李祺波創建1885年的“祺波大屋”。有清鹹平元年至宣統年間興建李氏大宗祠、象翁李公祠、誠翁李公祠、峻峰李公祠、祿村李公祠、芳裕家塾、潔翁李公祠、錦村李公祠、撥亭李公祠、介村李公祠、學充李公祠。

    這些古民居和古祠群外形雄偉、建築材料和設計很考究,風格獨特,雕梁畫棟,木刻石刻,壁畫書法,陶瓷瓦脊,琳琅滿目,工藝精湛。這是清代粵西地區建築藝術精品,對研究的建築史和文化建築藝術具有重大的價值。

    建築結構

    古民居建築群景區面積2平方公裡,保存完好的古宅有46座,其中古民居大屋27座,祠堂19座,廟宇1座,有14座2002年7月17日被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古民居經歷悠悠歲月的洗禮,至今依然散發出迷人的風采,大屋、祠堂、廟宇設計獨特,造型美觀,氣象輝煌壯麗,深具嶺南特色。

 

    各座建築巧飾石雕,楹聯,匾額,鍋耳等,雕梁畫棟,龍脊飛檐,工藝十分精巧,惟妙惟肖。繪畫、雕塑、建築三種藝術因子共治一爐,交相輝映。特別是那些斑駁的牌匾,無言袒露出這方水土曾蜂擁而出的各類人文景觀。

    祺波大屋、峻峰李公祠、其昌大屋、李氏大宗祠、芳裕家塾、獅子名山(關帝廟)等數十座古建築皆結構獨特,造工精美,俱屬文化和藝術精品。

    內部結構

    無論古民居或骨祠堂,都重視石雕藝術品。在石柱上雕刻,顯得古色古香,文雅高貴。就連室內流水溝的出口,都雕有皮貅的石雕。

    至於中門和屏風、瓦檐,則有繁多的木刻浮雕。木刻花鳥蟲魚,呈現龍鳳呈祥圖案,或者是神話故事或民間傳說。所有雕刻的圖案工藝精細,景物活靈活現,人物栩栩如生。木雕、書畫工藝精湛。不少畫圖色彩,經久不變。

    在內外牆壁有大量的灰雕、壁畫,詩詞墨寶。工藝之精,藝術之妙,精美絕倫,在粵西地區堪稱瑰寶。

    木雕、磚雕、石雕、浮雕、脊飾等檐板等木浮雕、镂空雕、毀掉和壁畫等藝術,尤其是屋前、屋後的灰雕,經歷100多年,至今還是鮮艷奪目。

    芳裕家塾是古時的讀書場所。因為古代求學是少數有錢人家的專利,所以學校並不大,走進去,讓我們看到古時學校的影子。

    講壇幽靜,牆上刻有的對聯,使我們看到了難以尋覓的古時文化氣氛。這些古民居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顯示古代讀書人上京考試才有可能賞賜的進士牌、翰林牌。

    這些已經陳舊了的牌匾,記載了古代大灣曾湧現出類拔萃的人才。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代代相傳,培育了大灣人愛讀書的社會風氣。

    在鎮內的公路入口處,有座獅子山。山旁建有獅子廟。此廟始建年代不詳,光緒戊戌年(1898年)重建。該廟坐東向西,面臨泷江河,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為紀念民間敬仰的關羽、孔明、張飛等精忠報國英雄而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