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莆田古民居馬蘭順僑宅

莆田古民居馬蘭順僑宅

日期:2016/12/14 13:19:0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元月中旬,筆者再次來到下洋片區。涵江舊城改造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一座鋼筋混凝土框架與傳統磚木結構相結合的新型建築,格外顯眼。

    敲開僑宅大門,常年住在這裡的林中謀帶著筆者參觀。大宅坐南朝北,是雙層七間廂回廊式大宅院。林中謀說,莆田現在像這樣構造的民居已經不多,有些已經消失。

    順著環狀埕院上空的四邊形長廊參觀,筆者不禁為這座古民居的精彩而驚歎。正廳門前為傳統凹廊形式:兩支柱用鋼筋混凝土作六角造型,中門額上三字楷體“九牧第”書於卷軸形灰塑上。額旁配以兩幅主題彩繪壁畫,題材分別是南山賞菊和白雪紅梅。門框和門扇皆用大木髹漆。一對門環的底盤作銅雕八卦。門聯系宋仁宗為林氏家乘御題的詞句:“階下猗蘭芬奕葉,庭前喬木有盤根。”廳房正面門窗兩旁的主牆體表均貼飾當時視為高檔的琉璃彩花格瓷片。牆裙用磨光青石砌築,並加雕“勒腳”底座。大門兩邊的牆裙則特地作主題畫浮雕,題材分別為“龍飛曉霧獅映日”、“麟投紫氣鳳沖天”。廂房和廂廳正面的四個花格窗均加題額,其句分別作:“山容秀”、“泉韻清”;“得我所”、“愛吾廬”。廂房兩窗的旁邊還配置四幅用水泥磨洗的彩繪,題材分別是福星、祿星、壽星和合二仙的擬人像。連廂房與廂廳、廂廳與重廳之間的牆柱上亦配有對聯,分別作:“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在讀書”;“禮門義路家規矩,智水人山古畫圖”。廂廳廊沿角柱上還有一副對聯:“好山水游其人多壽,有詩書氣生子必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