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曲阜魯國故城

曲阜魯國故城

日期:2016/12/14 12:43:4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曲阜魯國故城

曲阜魯國故城

曲阜魯國故城全景

曲阜魯國故城全景

曲阜市

曲阜市

    曲阜魯國故城

    曲阜魯國故城是中國周代魯國都城遺址。在山東省曲阜市區和東、北面。周成王封周公旦長子伯禽於魯,建都於此。到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魯亡於楚,歷時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之一。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封子劉余為魯王,都此。東漢為東海王劉疆都城,直至漢末。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曾作調查和發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多次進行調查。1958年山東省文物干部訓練班對遺址進行鑽探和試掘。1977~1978年山東省博物館作了詳細勘察和發掘。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阜魯國故城-遺址概述 

    曲阜魯國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內及其外圍地區。

    曲阜魯國故城全景

    魯國故城是周代魯國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延續時間最長的都城。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於魯,是為“魯公”。成王時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這裡建立了都城,自此至魯頃公亡國止,共歷三十四代,建都時間達873年。

    西漢的三百余年間,這裡繼續是魯國的封地。故城從西周到漢代共經過八次大規模的興建修葺,後為縣治。宋代遷縣治於壽丘,城逐漸毀廢。1940年日本人曾對故城遺址進行過勘查和小規模的發掘。1977年~1978年山東省博物館又進行全面勘查和發掘,揭示了故城的概貌。

    故城周長11.9公裡,城垣東西長3.7公裡,南北寬2.7公裡,城的四周圍有城壕;東、西、北三面各辟城門3座,南面辟城門2座,門道寬7~15米。今日的曲阜市位於魯國故城的西南角,面積僅占故城面積的七分之一。

    內城在故城的西南角,約占大城的四分之一。內城的中心有一片高地,是宮殿區和太廟的所在地,宋代在高地建立的周公廟,保存至今。高地的四周分布著衙署、商業區和住宅區。

    故城的北部和西部是冶銅、冶鐵、制骨、燒陶等手工業作坊遺址,排列十分密集。西部還有墓葬區,現已發掘了100余座周代的墓葬,出土了許多的青銅、陶、骨、蚌等器物,這些隨葬品帶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征,這也證明了周代魯文化是綜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