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山西渾源永安寺

山西渾源永安寺

日期:2016/12/14 13:04:5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永安寺俗稱“大寺”,位於渾源縣城東北,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寰宇通志》《大永安禅寺碑銘》等史料記載,永安寺始建於金代,不久遭火災而毀;元朝初年,當地官僚永安軍節度使高定出資並邀請極有聲望的雲歸禅師主持興建佛殿、配殿、雲堂及方丈堂;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高氏家族又捐資擴建山門、構置佛藏;元延礻右二年(1315),高定之孫高璞再次出資增傳法正宗殿,使寺院規模更趨完善。明、清時期,地方上又數次修葺永安寺,成一地之壯觀。

    永安寺坐北面南,東西寬50米,南北深80米,分為前、中、後3個院落,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山門臨街,中間正門兩旁偏門,前面置有石獅、牌坊,門內有哼哈二將分立兩旁;前院正面為護法殿,內塑四大護法天王,兩面廂房分別是方丈堂、雲堂;中院正中即傳法正宗殿,偏殿和配殿奉祀著觀音、伽藍、達摩、關公等,南端有鐘、鼓二樓對峙;後院正中為鐵佛殿,東面文殊殿,西面普賢殿。永安寺中的建築,除傳法正宗殿為元代遺物,其余盡是明清建築,整座寺院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傳法正宗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前設月台、石階;殿身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平面長方形;明間寬大,次稍間略小,仍襲宋、金之規;單檐庑殿頂,上覆黃、藍、綠琉璃筒板瓦,頂部有五彩琉璃脊飾吻獸,造型生動、色澤艷麗。殿內磚砌須彌座上跌坐著毗盧佛和阿難、迦葉二侍者立像,兩旁分塑四位菩薩和倒身禮拜的二仙女像,其雕塑之精美令人贊歎;牆壁上繪有100多平方米的五彩壁畫,後壁為奇形怪狀之十大明王,為元代畫匠所為,東西兩壁水陸道場畫,系明、清時期補繪,均有很高的藝術保存價值。

    如今,永安寺是渾源縣境內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是一處重要的人文旅游資源。

推薦閱讀:

全國最大的城堡式窯洞莊園

中國古建中的頂級會所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廣仁王廟

佛山被隱藏的古建築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