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瀛園 細節處的精雕細琢
日期:2016/12/14 13:04:3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嘉祥青原石精心雕琢 顯赫望族門庭
沿襲傳統 彰顯國宅大家風范
山水格局 高雅格調
中式建築講究“考究”二字,特別注重細節的琢磨。中建瀛園以新中式建築,得國藏正宅之韻,以央企品質,鑄精工品質,每一處都精心打造,層層遞進盡顯中國禮儀。中國元素符號的運用,將居住文化與傳統文化巧妙融合,講究居住的品味和細節。
五層石階 步步高升
古時,台階是階級等級的象征,一般分為三、五、九等之說,九層是帝王的特權。台階越高,對應著主人的身份地位就越高,有蒸蒸日上、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步入瀛園,首先踏上的便是瀛園大宅門口的石台階,共五層,是古時王公貴族常用,象征著王府貴族的身份地位。台階石取材源自嘉祥青原石且全手工雕刻而成,台階上的浮雕選自皇家圖樣以及蘭花、蓮花、祥雲等象征吉祥、聖潔的自然古典紋樣,僅雕花一道工序就耗時一周,純手工精雕細刻。
嘉祥青抱鼓石 純手工雕琢
在封建年代,無功名者門前是不可立“鼓”的。其等級是由門的等級決定,抱鼓石是中國宅門“非富即貴”的門第符號,是最能標志屋主等級差別和身份地位的裝飾藝術小品。
中建·瀛園門前的一對抱鼓石設計取自王府世家的形式紋樣,精仿而成。抱鼓石取自濟寧嘉祥青原石,是優質天然石材,歷時半月純手工打磨雕刻而成,通常雕飾葵花、紋頭、獅子等,表面紋飾清晰,線條流暢,筆觸和力度充分表現了中國建築中的書畫藝術之美,也突顯了中式建築的世家禮儀。
朱紅槭木大宅門 王府世家傳承
獨門院戶是我國北方居民傳統的居住形式。院門是家庭門第的表現,所以人們對院門的設置、裝飾頗為講究,有的地區甚至形成了門匾文化習俗。門匾最初多表現於城樓、衙署、官宦顯貴之門。
為營造王府世家的貴族氣質,瀛園沿襲傳統門匾文化習俗,其門匾多為青磚雕磨而成,多呈長方形,且雕有雲紋、龍紋、竹節紋、富貴牡丹紋等多種式樣的紋飾邊框,橫嵌於紅槭宅門之上,使門樓頓生靈美之感,寓意富貴吉祥。也有不雕刻花紋的,磚框磨琢得極其光滑細膩,給人一種樸素大方之感,彰顯國宅大院的大家風范。
三級馬頭牆 興旺發達
古建築中,山牆高出屋面,循屋頂坡度而呈階梯狀,形似馬頭,稱之馬頭牆。多檐變化的馬頭牆,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岳朝天”。氣派的馬頭牆象征著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也象征著興旺發達的大家族。
瀛園內多處山牆頂線作三級階梯狀,形成“五岳朝天”式三級馬頭牆,四方圍合的青磚高牆因為馬頭牆設計而顯得錯落有致,那靜止、呆板的牆體,因為有了馬頭牆,從而顯出一種動態的美感。從高處往下看,高低起伏的馬頭牆,給人產生一種“萬馬奔騰”的視覺沖擊,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
镂空窗棂 山水畫軸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框架結構設計,使窗成為中國傳統建築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成為建築的審美中心。窗子的傳統構造十分考究,窗棂上雕刻有線槽和各種花紋,構成種類繁多的優美圖案。
瀛園的套花窗棂,本身就是一個好的畫框。面朝窗子,首先感受到的是原生山湖畔的醇美生活意境,透過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不同景觀。青山巍巍,綠水泱泱,依偎著煙波浩渺的千畝長清湖,空中白鳥過隙,湖映蒼穹,好一處東方秘境。一幅優美的山水美景,好似鑲在框中掛在牆上的一幅水墨畫,令人不由閉上雙眼,盡情陶醉在這自然的美妙之中。
推薦閱讀:
廣東龍川黃嶺古村
黃河岸邊古村落 陝西木頭峪村
歐洲古建築:聖家族大教堂
平遙古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