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新華大街地鐵站中建遺址博物館

新華大街地鐵站中建遺址博物館

日期:2016/12/14 18:53:06      編輯:古建築保護
      為了保住明清時代的老城牆,地鐵站豁出去上萬平方米用於盈利的商業和辦公面積,再將各類設備閃轉騰挪,硬是給老城牆留出了1.88萬平方米的安身之地。記者昨日從市建築設計研究院了解到,位於通州新城中的新華大街站已為保護老城牆遺址更改了一體化設計方案,在舊城遺址上增建了博物館。目前,新方案已上報市政府。
  新華大街站位於通州新城運河核心區商務南區,在規劃的東關大道與東關南街相交路口處,是地鐵M6號線二期與規劃S6線的換乘車站。2013年,這一站點即將通車,M6號線將從這裡繼續向東南行駛。
    2011年,就在第一版設計方案基本確定時,施工現場傳來消息,施工中挖出了一段“老城牆”。順著城牆的走勢,一個方方正正的“城”,出現在施工人員視野中。經過文物鑒定人員辨別,這段城牆是明清時期通州城的東城門和甕城遺址。市規劃委、市文物局、通州區政府、地鐵建管公司和施工單位立即表態:停工!保護城牆!
    去年7月,遺址保護方案終於獲得主管部門批復,確定先將遺址“切割搬走”,待地鐵站施工完成後,再將遺址“遷回”,進行原址展示。
    通州城的東門,就是當年出通州的必經之路,也是整個京城最東邊的城門。為了保住舊城門,地鐵持有方、運營方都做出了讓步,將原本的商業辦公區域更改了設計,捨棄了上萬平方米用於盈利的商業和辦公面積。同時,在站點設計上一改新興都市的風格,將區域上下層打通,使用玻璃窗自然采光,讓老城牆“搬回來”以後,可以重見陽光。
    設計方負責人李晖說,博物館將采用質樸、粗犷的裝修風格,共分兩期完工。其中一期將隨M6同期實施,博物館二期部分隨地塊內方案同期實施,全部完成後將甕城遺址遷回博物館進行展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