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魏都文化標本——平城美術館

魏都文化標本——平城美術館

日期:2016/12/14 13:02:5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平城美術館坐落於大同古城區,毗鄰國家一級保護單位“華嚴寺”,周邊文化群落聚集,其建築采用傳統建築風格,與古城群落遙相呼應,古樸典雅。

    大同作為一座有著2300余年歷史的三朝古都,平城是北魏建都大同的國都之名,南北朝又是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繁榮昌盛的偉大時代,為隋唐盛世奠定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基石。大同市政府提出在全國“建設傳統文化的標本城市”口號,締造古城保護的天下大同模式,作為古城未來發展的核心戰略思維,故擇址興建平城美術館。館內藏有北齊出土陶俑、明代高僧捨利靈塔、清代寺廟完整彩繪壁畫等,如此高規格的藝術展品在國內實屬罕見,作為古城大同的文化標本那實在是當之無愧。 
    進入大門,一副對聯吸引了記者的眼球,“掩耳心聞揮毫聲,垂簾意識丹青道”這副對聯是出自平城美術館武館長之手,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超凡脫俗之意境,帶著一種肅敬的心情回眸歷史,想必館內藏品讓人更加震撼。


    平城美術館面積1200平方米,展線長度260米,上下三層。走進展廳,干淨整潔的展廳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一樓擺滿了種類繁多的藝術品,館內展櫃全部采用德國漢斯展櫃,北齊出土的陶俑、戰國時期的彩陶、元代的黑陶、明代高僧捨利靈塔、清代寺廟的完整壁畫及頗具規模的秦磚雕刻……每一件展品都讓人驚訝,精美絕倫,形神兼備,歷史的滄桑和久遠的故事仿佛浮現眼前。

    二樓陳列著當今中國書壇頂級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行、草、篆、楷、隸五大書體競相輝映,剛柔相濟獨具特色,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張旭光的草書,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草書委員會秘書長劉洪彪的行草,職業篆刻書法家石開的篆書,陳海良的楷書,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沃興華的行草等作品,名家荟萃,墨舞神飛、流派紛呈,宛若進入書法藝術的海洋。

    三樓為中小型書畫展覽、文化交流、講學、座談提供一個高雅清淨的雅聚場所。

    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又有著四處找名師求學可貴精神的武館長,開一個能代表城市文化標本的美術館是他一直以來的夙願。他對記者說:“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需要文化的引領,作為一個高端的文化引領,書法藝術品能夠提升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健康和諧的情愫。我就是要打造一個當代國內頂級的美術館,為大同古城的文化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也為大同的藝術愛好者提供一個提升藝術修養的良好平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