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金銅佛像:銅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金銅佛像:銅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日期:2016/12/14 13:29: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走進葉正剛的家,客廳滿眼都是充滿藏式風格的各式銅器,有各種不同年代和款式的合金銅酥油燈、銅蓋罐、銅淨水壺、銅盤子、銅香爐、銅質轉經筒……書房的巨大藏式櫃子裡則放滿了各種金銅佛造像。

    現為西藏收藏協會理事的葉正剛,1974年出生於昌都地區邊壩縣,父親是上世紀60年代初支援邊疆建設時從四川進藏工作。對於銅器和金銅佛像的喜歡緣於兒時游戲。

    走上銅佛像收藏之路

    葉正剛從小喜歡跟院子裡的小伙伴一起玩擲彈殼游戲。照當今網絡游戲術語來講,那時銅彈殼的能量相當於鐵彈殼的10倍。幼小的葉正剛心裡形成了銅為貴重金屬的概念。“事實上,由於采掘、冶煉技術的限制,古人將黃金、白銀和紅銅並稱為黃白赤三金。”葉正剛說道。

    從銅彈殼,到用過的銅酥油燈、銅碗、銅壺、銅盤等,兒時生活中的銅器無不給葉正剛留下深刻印象。走上工作崗位之後,葉正剛逐漸喜歡收藏這些銅器,也收藏著兒時的記憶。走上金銅佛像的收藏之路,則是近10年的事,“慢慢地就過渡到銅器收藏的頂端——金銅佛像的收藏”。

    葉正剛家眾多銅佛像中,一尊綠度母銅造像是他所收藏的第一尊銅佛像。那是在2004年,葉正剛前往江孜縣,在白居寺前賣古玩的攤子上,碰到一個攤主,說他家裡有個老佛像,因缺錢想出手。正是這尊綠度母,開啟了葉正剛十年的收藏之路。

    葉正剛將它請回家之後,就開始琢磨這尊綠度母的歷史和造像風格,開始了漫長的佛造像知識乃至藏傳佛教知識的學習。

    銅佛像的種類諸多,其鑄造工藝和風格紛繁復雜。佛教分漢傳、藏傳和南傳,其中藏傳佛教佛造像分為佛、佛母、菩薩、護法、本尊、祖師等系列。千余年來,佛造像還形成了犍陀羅、斯瓦特、克什米爾、吐蕃王朝、東北印度、尼泊爾、內地和藏東、藏西等不同地區的造像風格。

    為了能識別種類繁多、風格多樣的銅佛像,葉正剛研讀了大量著錄銅佛像的書籍,花了三年半時間才能夠說清各類銅佛像的名稱、大致年代和鑄造工藝等。除了看書、看拍賣公司圖錄之外,逛博物館和進寺廟是葉正剛實踐所學銅佛像知識的主要途徑。

    收藏路上的苦與樂

    葉正剛回憶起收藏之初的數年艱辛,向記者說道:“光資料費就花了上萬元,要看完並吃透其中的知識所花費精力就可想而知了。這方面的書籍都特別厚重,經常看書看得頸椎酸痛難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