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人智慧結晶:千年崖畫壁上掛
日期:2016/12/14 12:34:4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四面山具有悠久的人類歷史文化遺跡,敦煌有莫高窟,重慶有大足石刻等古代石刻藝術鼎盛時期的傑作,在四面山,雖無這些石刻藝術的巅峰傑作,卻有一塊歷史文化價值絲毫不遜於這些石刻傑作的灰千巖摩崖壁畫。
灰千巖摩崖壁畫的產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它是原始巴人勞動、生活和文化的結晶,不但填補了巴渝地區摩巖壁畫的空白,還把重慶原始巴人的歷史及巴蜀文化上溯了一千多年,是南方罕見的具有北方草原體系的刻制巖畫,改寫了過去南方無刻制巖畫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這幅凝聚著原始巴人智慧與勇氣的壁畫,不但填補了巴渝地區摩巖壁畫的空白,而且成畫時間大大早於著名的雲南古代摩崖壁畫,把重慶原始巴人的歷史及巴蜀文化上溯了1000多年。由此,四面山灰千巖遠古巖畫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與文化價值,1992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列為重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灰千巖摩崖壁畫長102米、高30米。巖畫上有清晰可辨的牛、熊、魚、山羊等動物圖像十余種,可辨認的動物形象約有40余個,刻畫的動物有魚、羊、熊、牛,既有全身的造像,又有局部的勾畫。有的圖像大小相疊,有的獨自成形。壁畫中,幾只老山羊翹著彎彎的胡子,仿佛還在“咩咩”地叫著,呼朋喚友,徜徉在生於斯、長於斯的四面山故鄉;而一旁,一頭壯實的黑熊正昂著碩大的頭顱四處尋覓,似一個力大無比的壯士渴望出現新的勁敵,以渲洩積蓄已久的力量;壁畫上更可以看到一種早已絕跡的劍魚正怒瞪著一對虎眼,直直地望著遠方的溪流,似乎還在懷念那能夠自由遨游的清澈世界;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整幅畫面上表現得最多、最明顯的群牛形象。最大的一頭牛長3米,高2米,造型獨特、氣勢雄壯,渾身充滿了剛勁的力量。
整塊巖畫以點成線的方式鑿刻,看似隨意而隨意中卻凝煉地表達出作者內心某種強烈的意象。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遠古巴人,憑著簡單磨制的石器、骨器,卻能在峭壁懸崖上制成這幅巨型巖畫,無不讓後來者歎為觀止。而他們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在這絕壁上艱難地刻制這些圖畫呢?是原始部落的圖騰崇拜?還是以畫顯示獲取獵物的多少,以此炫耀自己的財富與力量?還有那些至今未能破譯的神秘符號,這都給後人留下的一個個難解之謎。
據說,遠古時代的四面山是一片汪洋,地殼變遷後,殘留下許多的海洋生物,巖壁上畫的十多個取材於生活中的動物,有海洋的,也有陸地的,能夠狩獵到這些動物,生活在這裡的一定是一個很大的部落或者種族,當時由於自然原因,這個部落的人們就決定穿過大窩鋪原始森林,尋找新的居住環境。但是由於生產力落後,自然環境惡劣。這個部落在原始森林中消亡了。經過多年後有專家在原始森林中發現了那個時期的人類骸骨,這也證實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