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文保單位匡衡墓自去年夏天開始全面修繕,目前修繕工作已結束,匡衡墓再次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
匡衡墓為一高大封土堆,高約4米,直徑35米,墓區遍植林木。後人為紀念匡衡,在墓前建有匡相祠,明代又在墓前建碑亭一座,於墓側築草房數間作為祭祀之所。1992年,匡衡墓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發展當地的旅游,當年峄城區人民政府籌資100余萬元,在原址處恢復了匡衡墓,建了門坊、神道、祠堂等對外開放。為憑吊先賢,激勵後學,去年夏天開始,該區邀請曲阜古建施工隊,對匡衡祠的大殿及門坊頂部的琉璃瓦進行了更換,粉刷彩繪了廊柱,修復了圍牆。同時,清理了墓園內的雜草樹木,重新進行了綠化規劃,並修復了殘裂的翁仲石像,對匡衡祠大殿內的壁畫進行了重新繪制。下一步,重新開放後的匡衡墓景區將會迎來更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