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廣元皇澤寺石刻

廣元皇澤寺石刻

日期:2016/12/15 15:19:29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嘉陵江西岸烏龍山(今巫山)麓,與廣元市及廣元千佛崖隔江相望,距市內約1公裡。皇澤寺為武則天祀廟,寺廟周圍崖壁上,現存窟龛 50個、造像 1203身、經幢 6個、《農夫耕作圖》4幅。皇澤寺造像分散雕造於幾個群落,即中心塔柱窟、大佛樓、寫心經洞、五佛亭、則天殿等。窟龛開鑿始於北朝,盛於唐代,衰於五代以後。現存造像多為唐代镌鑿。中心塔柱窟(8號窟)為皇澤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處,保存有北朝和隋代的佛、菩薩、弟子、飛天等800余身。中心塔柱上所開的佛龛,刻法古拙質樸,坐佛褒衣從正面敞開,下緣垂於台座下;左右侍立菩薩,發作雙髻,長裙曳地,闊幅天衣於胸前作V形交叉,於雙肩成雙角若翼,與廣元市內出土北魏延昌三年(514)造像風格一致。另外,此窟又於西、南、北三壁各開一大龛及兩小龛,龛外布滿千佛;大龛內佛像均身軀颀長,菩薩則面頤豐潤,通身無璎珞;佛、菩薩造像堅挺有力,富於體積感。大佛樓以10號大佛龛為主,共計11龛。大佛龛高7米,寬5.58米,深3.39米,造立像15身(已毀者不計)。在四川唐代大型龛窟中,這種大佛龛是不多見的。此龛造像厚實、飽滿、華麗,主佛耳下垂著寶石裝飾,為一大特色。寫心經洞在皇澤寺最下層靠近江邊一巨石上,石的東、南兩面共有9龛。東面之41號龛殘碑上刻有“貞觀二年”(628)和“寶歷二年”(826)等字,南面各龛刻有經幢及《農夫耕作圖》等。五佛亭造像以 1號龛(五佛龛)為主共有 5龛。則天殿內以27號龛為主共有11龛。兩處造像除少數龛開鑿在唐以前或唐初外,其余均為盛唐、中唐遺物。除摩崖造像外,皇澤寺內還集中收藏了廣元地區出土的許多石刻。其中有北魏、隋、唐、宋各朝造像11身,宋墓出土石刻伎樂、二十四孝圖等50余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