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寺雙塔
日期:2016/12/14 12:52:5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在綏中縣永安堡鄉塔子溝村,座落著兩座古香古色的妙峰寺雙塔。該雙塔始建於遼乾統(1101-1110)年間,載滿了華夏五千年佛教文化與歷史相結合的輝煌。1960年被錦州市人民政府評定為市級重點保護單位,1988年12月被遼寧省人民政府評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妙峰寺雙塔一大一小,十分醒目的聳立在塔子溝村北側的山岡之上,周圍景致極為秀麗,山巒起伏,叢綠滴翠,桑柏如織,早年因山下有一座妙峰寺,故雙塔因寺而得名,被叫作——妙峰寺雙塔。
走近綏中永安堡鄉塔子溝村,雙塔總是最先吸引人們的目光。經歷近千年風雨歲月,雙塔至今仍然完好的挺立在青山綠水間。它經歷了遼、金、元崇奉佛教的興盛時代,也渡過了明、清及以後的衰敗與沉寂年月,當地流傳“羊燈計斗惡僧”的故事,就是這段歷史的沉積。抗日戰爭後期,塔子溝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政權,反集家並村,開展除奸除霸,組織民兵武裝,與日寇進行了浴血戰斗。據當地父老回憶,山下廟堂就曾辦過簡易兵工廠——修械所,有兩名干部,8名工人。這些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只有雙塔可以見證。
塔子溝位於綏中縣城東南方向大約70公裡的峽谷深處。進入塔子溝,就如同欣賞到一幅變幻莫測的深山峽谷漫畫,別有一番情趣湧在心頭。沿途路隨峰轉,水繞石流,大有“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陣勢。尤其是過了邊沿子村,山更高,谷更深。兩面山崖壁立千仞,如刀削斧劈,谷壑幽深狹窄,霧氣氤氲。盛水期,谷中激流飛瀑,訇然震響;枯水期,山崖下一處處深潭,清澈而幽靜。龍門山高878.2米,奇峰擎天,瘦松拂雲。怪石橫出,搖搖欲墜。谷底窺天,天行一線。草石水染,步移景幻。造物主用盡了勾、皴、點、染的技法,把游人引入到一幅幅水墨丹青之中,去盡情體驗並鑒賞到來自於天然生雕琢的純正美。
越過龍門山口一帶近2.5公裡的沿途美景後,就會直接進入塔子溝村,村子不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赫然矗立於高崗上的妙峰寺雙塔。雙塔成東西對峙,相距54米,雖然大小不一,但兩塔制式大體相同,均為青磚砌造,保存基本完好。
東塔高20.44米,為八角九級空心密檐式磚塔。每邊長約2米,基座平面作八角形,立面為切削式,高約2.3米。基座上有束腰式塔座,有磚雕力士八尊,各扛頂一角,每面均飾以伎樂天、童子等形象。塔身為八面八角,第一級塔身約占全塔的三分之一,塔身八角形,八立面,八角各雕角柱,八面各雕佛像,每面塑小佛像兩尊,轉角處塑有承托力士像。塔檐下磚雕平淺龛,龛內各置磚雕佛像一尊,手托淨盤。其中四個正面佛像,凹在券門淺龛之內,其余四面佛像則凸出於牆面之上。八尊佛像,形象端莊祥和,手勢各異,都端坐於蓮座之上。佛家上方飾以佛光寶蓋,左右飾以祥雲飛天,蓮座下或為平台,或為獅、象,渲染出濃濃的宗教氛圍。特別應當提及的是正東、正南兩尊佛像,正東佛像雙手置胸前,似作合十狀,其右肩上側為陽面,雕刻著“遼天祚皇帝”五個大字;正南面佛像一手置膝上,一手置胸前,似作說法狀,左肩上側為陽面,雕刻著“宣賜捨利塔”五個大字。余六面佛像姿態各異,雕刻精湛、細膩、栩栩如生。以上八級,為疊澀式密檐型,每層高約1.4米,現已風化壞損,檐下所掛銅鈴已不復存在,塔頂已於早年全部脫落,其形狀、特征已無從得知。
第一級塔身頂部,有仿木結構磚雕斗拱裝飾。在柱頭闌額上置普柏枋,枋上起斗拱托舉撩檐枋;撩檐枋上承椽,形成一層突出檐部,上有仰俯瓦壟。此種斗拱形制,正是遼塔的特征。
遼代遺留佛塔較多,而塔身雕有銘文且為皇帝宣賜所建者,極為罕見,所以彌足珍貴。
小塔(西塔)位於大塔西南50米,塔高為9.14米,為六角五級密檐式磚塔,結構、造型、雕刻與大塔相同,只是工藝不及大塔細膩,塔身保存基本完好,現為五層檐,塔身六面各雕有一尊佛像,皆坐於蓮座上。佛像上方有佛光、寶蓋等裝飾。塔頂已脫落。佛像逼真,圖像鮮明,花紋清晰,形象如初。兩塔的雕刻除了佛像、飛天、力士外,還有伎樂天、童子、馬、象、虎、獅等,工藝精湛,代表了當時的文化藝術水平。大小塔從建築結構特點和雕刻手法及藝術形象上看,都證明是遼代的建築,特別是大塔上的題鉻更可以作為佐證。據遼史記載,天祚皇帝名耶律延禧,乃遼朝第十個統治者(公元1101--1115年在位)。妙峰寺雙塔保存至今且如此完整,實為難得。雙塔不但塔身挺拔,其周圍的景致也極為秀麗,山巒起伏,桑柏如織,夏秋兩季,綠葉滴翠。北面有奇峰怪石,號稱“小石林”,南面有天然疊障一線天,雙塔聳立其間,俨然是兩個雄奇、偉岸的天神。這裡清幽秀美的景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觀光游覽。
妙峰寺雙塔為研究當地遼代文化、藝術與歷史發展提供了可取素材。雙塔作為一處人文景觀,直指雲天,以一種秀美的雄姿,與周邊的山、水、林、霧霭與村落,連成一幅別致的動人畫卷,並且張揚出一種人文與自然相融合的獨我韻味。妙峰寺雙塔是一個古老文明的標志,論證了綏中厚重的歷史與文化的內涵。作為文物古跡,它又與周邊的山水、古長城等遙相媲美。這就是雙塔的學術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微妙所在。
推薦閱讀:
福州三坊七巷驚人考古發現 唐代城牆重現天日
洛陽明堂天堂遺址重現洛城
新疆少數民族民居裝飾特點
拆遷使多少名人故居離我們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