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山西會館
日期:2016/12/14 12:53:3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山西會館,又稱關帝廟,清末為山西人“同鄉會”的會址,故稱“山西會館”。位於興海管理區東側,“三學寺”的西側,南約1.5華裡為海城河,方位:座北朝南。
山西會館原為清代廟宇建築,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擴建後改為山西會館。民國三年重修後又改為關帝廟。一九八七年劃規海城市文物保管所使用並開始維修。由於受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該建築東西配房、戲台等破損嚴重。一九八九年公布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建築由山門、鐘鼓樓、前殿、後殿、東西配房、戲台組成。山門前有立體石雕大獅子兩尊,守衛在門前。整個建築群占地約3000平方米。前殿為懸山式建築,雕梁畫棟、屋檐斗拱翹昂、木刻精致,前楹與後柱均用磨光鼓石為基,前有外廊後有抱廈,山門左右建有鐘、鼓二樓,結構嚴密、檐角翹麗、造型別致。後殿造型樸素;東西廂房為硬山式建築。
整個建築群布局工整、雄偉,特別是木雕工藝,刻工極細。山門牆面有三國演義壁畫。該建築群從一九八七年起,省、市政府先後撥款達百余萬元和博物館自籌資金近二百萬元,先後對該建築群進行了全面維修和重建,現仍有戲台沒有恢復。
山西會館建築群從建築規模到建築風格以及建築技術等方面看,都是海城市目前僅存的幾處清代廟宇建築群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其保護范圍:圍牆內及牆外東、西、北均為20米,南4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以內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該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由遼寧省一九九三年八號文件公布。
推薦閱讀:
木器
火山灰下瑪雅村莊發現“逃生通道”
平門段370米城牆 春節前完成全部基建
橫斷山脈中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