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西藏拉加裡王宮遺址

西藏拉加裡王宮遺址

日期:2016/12/14 12:41:3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王宮高置於山頂,居高臨下

王宮高置於山頂,居高臨下

站在王宮裡,可以鳥瞰被土林環繞的曲松縣

站在王宮裡,可以鳥瞰被土林環繞的曲松縣

拉加裡王宮是國家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拉加裡王宮是國家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西藏山南曲松縣土林環繞。其中,有一大片紫紅色的房群“被安放”在陡崖的台地上,這就是拉加裡王宮遺址。在這裡,演繹了一個王朝的傳奇歷史。

    據史料記載,當吐蕃王朝滅亡以後,西藏經歷了近400年的分裂割據時期。公元12世紀,由於戰亂被迫不斷西遷的吐蕃王室從上部阿裡返回時,在曲松一帶建立了一個小王朝,建造了一座名為“加裡”的寺廟,並在此修建宮殿,行使地方統治權。從此,這一吐蕃王室後裔便以“加裡”為名,並冠以“拉”字,形成了象征權力與榮耀的“拉加裡”姓氏。該王系曾在如今的西藏山南曲松縣一帶逐漸形成並迅速發展,歷經薩迦王朝和帕竹王朝統治時期,仍保持著相對獨立的地方統治特權。直至西藏民主改革之前,拉加裡王系還統轄有拉加裡、桑日、加查、隆子四個宗方圓百裡的廣大地區。據說,當年拉加裡王去拉薩朝拜,西藏政府要派四品官員去拉薩河渡口迎接;會見朝拜達賴喇嘛,拉加裡王的座位比藏地最高統治者也只低一層卡墊的高度。

    為便於統治,拉加裡王系的統治者在今天的曲松縣南側高台地北緣修築了新的拉加裡王府宮殿。王宮北臨河谷,遠遠看去仿佛高置於山頂,有一股王者君臨天下、受萬人敬仰的氣勢。拉加裡王宮遺址現存建築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建築藏語稱“扎西群宗”,始建於13世紀,現存最高為12米的宮牆殘段和南、北大門;中期建築藏語稱“甘丹拉孜”,建於15世紀,為拉加裡王宮遺址現存主體建築,由王宮、倉庫、拉康(宮殿)、廣場、馬廄等組成,原為5層,現存3層,尚殘存部分壁畫;晚期建築稱“夏宮”,建於18世紀,現存部分為一基本完整的院式宮殿。拉加裡王宮遺址基本保持了原建築的布局和結構,融合了漢族的建築風格,在西藏王宮建築中極為珍貴,亦是研究西藏地方歷史、建築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在寬闊平坦的廣場上,抬頭凝視這座氣勢磅礴的王宮,大氣中又不失靈秀。白宮牆,紫屋頂,描畫缤紛的窗棂,屋內精美的壁畫……一種尊貴氣質撲面而來,它是一種無言的震撼力。這裡是影片《西藏的天空》劇組一個重要攝制片場。

    由於年代久遠和自然侵蝕,拉加裡王宮文物古跡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為加強文物遺址保護,2007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西藏自治區“十一五”規劃項目方案》,批准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計劃安排2050萬元實施拉加裡王宮文物保護工程。拉加裡王宮文物保護工程於2010年正式開工。修復工程,不僅包括王宮的主體建築,還包括內部布展,將盡量還原歷史原貌。完工後,“修舊如舊”的王宮將呈現在人們眼前。

    當地政府還將組織專人搶救性搜集整理拉加裡王朝文物保護單位古文物和文獻資料。以拉加裡文化為核心,進一步挖掘拉加裡文化精髓,挖掘一批見證歷史或了解當地風俗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通過回憶、口述等方式獲取一批歷史資料,適時整理出版一些作品。通過這些措施搶救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讓它們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讓西藏優秀民族文化遺產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傳承。

推薦閱讀:

山西龍山道教石窟

亳州花戲樓

山西太陰臥佛:千年古木雕刻

國家重點文物--山西臨汾霍州署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