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盧宅
日期:2016/12/14 12:37:3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東陽盧宅
中國古代民居建築。位於浙江省東陽市東郊盧宅村。盧氏自宋代定居於此,世代聚族而居,從明永樂十九年(1421)盧睿成進士起,到清代中葉科第不絕,陸續興建了許多座規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個較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築群,也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點。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盧宅位於浙江東陽縣城東門外,建於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順六年(1462年),其後又不斷修建而成一區規模龐大的住宅群體。全宅占地約5公頃,由十余組按南北軸線布置的宅院所組成。主軸線沿照壁穿過三座石牌坊轉折至肅雍堂、樂壽堂而止於世雍堂。住宅周圍有河流環繞,通過跨河的九座橋梁而溝通宅內外聯系。宅前大道西通東陽城東門。
從門前眾多牌坊可知,這是一處世代為官的家庭聚居地。肅雍堂是全宅的主廳,其布局和曲阜衍聖公府相似,前有門屋兩重,堂前兩側設東、西廂。肅雍堂平面作工字形,以穿堂將前後二堂聯結成一體。其中前廳原是歇山屋頂,後雖改為兩廈懸山頂,但室內木構架仍保留歇山轉角做法,斗拱式樣也很華麗。按明制規定,品官住宅不准用歇山頂,因此肅雍堂前廳的屋頂改形是否系宅主為逃避“逾制”之罪而采取的補救措施?這種現象在明代住宅中甚為罕見。
2005年,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在紐約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中國有6個遺址榜上有名,它們分別是:甘肅天水古樓群、河北懷來雞鳴驿、山西碛口鎮村落、雲南團山、四川和西藏的石林,還有就是浙江東陽的盧宅。
東陽的這個浩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叫盧宅明清古建築
群,雖然它建造至今544年了,似乎藏在深閨無人識。不久前,東陽市政府才決定開發盧宅,從宅內動遷出了整整150戶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