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雅遺址位於民豐縣正北約150公裡處的沙漠中。1962年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精絕國都故址。東西北三面環繞著高大的金字塔型沙山,南部地勢較低。其范圍南北長20公裡,東西寬10多公裡,至少可劃分為6組建築群落。古建築保存較好,現保存的古建築主要有:佛塔、半地穴建築、獨木橋等。還有古河道、古渠道、古道路遺跡。
遺址中出土過大量的文物。大部分是各種木器,還有銅鐵器、陶器、石器、毛織品,出土的古錢幣有東漢的五铢錢等。還有大批木簡,大部分書寫著怯盧文字,也有古代於阗文和漢文,還發現煉鐵遺址和燒結物。墓葬區曾發現東漢時期的古墓一座,男屍裹著錦袍,上書"萬世如意"隸書。中日尼雅聯合考察隊1995年10月發現一瑞獸紋錦,上書"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1996年尼雅遺址被定為國家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