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5A級旅游景區——承德避暑山莊

5A級旅游景區——承德避暑山莊

日期:2016/12/14 12:31:2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市區北部。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為第一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七十二景

    避暑山莊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大小建築有120多組,其中康熙以四字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組成36景,這就是山莊著名的72景。

    乾隆以四字組成的36景:

    煙波致爽、芝徑雲堤、無暑清涼、延薰山館、水芳巖秀、萬壑松風、松鶴清樾、雲山勝地、四面雲山、北枕雙峰、西嶺晨霞、錘峰落照、南山積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風泉清聽、濠濮間想、天宇鹹暢、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楓綠嶼、莺啭喬木、香遠益清、金蓮映日、遠近泉聲、雲帆月舫、芳渚臨流、雲容水態、澄泉繞石、澄波疊翠、石矶觀魚、鏡水雲岑、雙湖夾鏡、長虹飲練、甫田叢樾、水流雲在。

 
    乾隆以三字組成的36景:

    麗正門、勤政殿、松鶴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樓、馴鹿坡、水心榭、頤志堂、暢遠台、靜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觀蓮所、清晖亭、般若相、滄浪嶼、一片雲、萍香泮、萬樹園、試馬埭、嘉樹軒、樂成閣、宿雲檐、澄觀齋、翠雲巖、罨畫窗、凌太虛、千尺雪、寧靜齋、玉琴軒、臨芳墅、知魚礬、湧翠巖、素尚齋、永恬居。 
    松鶴齋 
    康熙時,皇太後來避暑山莊,居住在西峪的松鶴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在正宮東面另建一組八進院落的建築,題名松鶴齋,以供皇太後居住。當年,松鶴齋內“常見青松蟠戶外,更欣白鶴舞庭前”。庭院中還有馴鹿悠游其間。綏成殿後依次有照房十五間,門殿三間,大殿七間名為樂壽堂,後改名為悅性居,是皇太後的寢宮。 
    正宮 
    是宮殿區的主體建築,正宮建於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修建,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繕,改建,占地1萬平方米。包括九進院落,由麗正門、午門、閱射門、澹泊敬誠殿、四知書屋、十九間照房、煙波致爽殿、雲山勝地樓、岫雲門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組成。分為“前朝”、“後寢”兩部分。前朝是皇帝處理軍機政務的辦公區;後寢是皇帝和後妃們日常起居的生活區。主殿叫“澹泊敬誠”,是用珍貴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種隆重的大典也都在這裡舉行。 
    東宮 
    在松鶴齋的東面,地勢比正宮和松鶴齋低。東宮的前面宮牆上另辟大門,稱德匯門,為重台城門,形制與麗正門相仿。進入德匯門後。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依次有門殿七間、正殿十一間、清音閣、福壽閣、勤政殿、卷阿勝境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