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河南省第二屆紙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在鄭結業_中國文物網-文

河南省第二屆紙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在鄭結業_中國文物網-文

日期:2016/12/14 21:27:4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9月24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辦,河南博物院承辦的為期45天的“河南省第二屆紙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在河南博物院圓滿結業。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馬蕭林、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出席結業儀式並講話。18名來自鄭州、洛陽、新鄉、許昌、南陽、駐馬店、周口等省轄市博物館和其他紙質文物收藏量較大的文博單位的學員順利通過考核,喜獲結業證書。
  領導重視支持有力為培訓班圓滿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河南省文物局長期以來始終把文物保護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對紙質文物保護修復工作更是關心備至。本屆培訓班是繼2013年5月成功舉辦“河南省第一屆紙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基礎上的又一力作。第一屆培訓班結束後,學員們反映良好。河南省文物局和承辦方河南博物院開始著手安排本次培訓班,及早安排專項資金、明確責任分工,並著眼使紙質文物的培訓稱為“常態化”,在河南博物院設立了“河南省文物局紙質文物保護與培訓重點科研基地”。局領導多次親臨培訓現場指導。承辦單位河南博物院,結合本院紙質文物資源及其保護修復的人才與傳統優勢,將紙質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作為該院文物保護工作的優先發展方向,在人、財、物力等多個方面給予傾斜支持,使該項工作從硬件到軟件建設,迅速躍居全省乃至全國領先位置。
  培訓內容與方式緊貼“前沿”和“務實”深受學員歡迎
  本次參加培訓的18名學員均來自河南文博系統,既有紙質文物保護一線的骨干,也有相關領導和管理人員。為使學員充分了解並掌握最新、最科學的保護理念,最好、最實用的修復技術。在培訓課程內容設計上采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針對紙質文物保護及保管的特點,特別邀請河南省文物局文物科技與對外合作交流處處長王瑞琴講授了《河南紙質文物的概況》;河南博物院副院長杜啟明講授了《文物保護原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龔德才教授講授了《中國造紙史》、《紙質病害分析及紙質文物科技保護研究》;中國宣紙研究院黃飛松院長講授了《宣紙的制作工藝、種類及其他類型手工紙》等。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面,邀請擁有40多年修復經驗的上海博物館副研究員褚品芳講授了《紙質文物修復理論與技術操作》,並請她用15天的時間,以河南博物院館藏的三級文物《清代馬昂萬壑松濤圖軸》、參考品《清代王铎畫像圖》的修復過程為范例,邊修復邊講解進行授課教學。河南博物院紙質文物研究室主任、裝裱修復技藝代表傳承人甘岚研究員實踐操作授課,讓學員掌握了紙質文物保護的操作流程與關鍵技術,取得了良好培訓效果。
  管理嚴格,學員自覺,師生合力開創“和諧培訓”新境界
  本次培訓班時間長,開班之初,培訓班就制定了較為嚴格的紀律,考核采用理論筆試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並以提問的形式加深學員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培訓中遇到具體的問題,通過分組討論等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並收到良好的效果。管理嚴格、培訓內容繁重,但參加培訓的學員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展現了良好的單位形象和個人素養,遵守紀律、彼此友愛,師生教學相長,順利安全完成學習任務,交流了工作,收獲了友誼。
  馬蕭林副局長強調指出:河南是文物大省,文物資源豐富,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開展,文物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但文物保護的形式十分嚴峻,特別是青銅器和紙質文物的保護,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全省存在文物擁有量與文物保護專業人員的擁有量不成比例等問題,從事文物保護專項工作的人員太少,有實際操作能夠真正做事的人員更少,這兩次紙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河南省的紙質文物保護修復的整體水平,切實的加強各位學員以後在單位的實際工作能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