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博物館建設應由收藏型向參與型轉變

博物館建設應由收藏型向參與型轉變

日期:2016/12/14 11:51: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在12月18日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北院區項目啟動、數字故宮在線項目發布、端門數字館開館試運行”系列項目活動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強調,博物館建設應由收藏型向參與型轉變,以創新引領文化發展,以共享激活館藏資源。




  近年來,博物館發展目標正逐步由建設收藏型博物館向建設參與型博物館轉變,這反映了社會對博物館職能的深層理解,也反映出大眾要求主動和博物館建立更加親密的聯系,相應的,博物館也不能僅限於提供單純的參觀服務,而應將通過吸引觀眾參加相關活動,將博物館各項資源與社會共享,博物館將視線更多地轉移到公眾的身上,了解其需求,搭建公眾與博物館實現交流的橋梁,故宮博物院啟動的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吸引更多的組織參與到故宮文物保護中;北院區項目以綠色、環保、零排放、低炭等為發展理念,將使故宮北院成為具有園林特色的現代化智能型建築,給公眾提供更多的參與、體驗空間;故宮端門數字館則通過互聯網數字交互等現代技術增強博物館與社會公眾的交流與互動,使博物館更好地融入城市,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劉玉珠要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要學習借鑒和推廣故宮經驗,要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博物館要將自身的文化資源轉變為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將文化創意理念與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相結合,根據市場需求,挖掘博物館的內涵,搭建創新平台等方式,將創新理念落實到各項工作中;以創新創意為突破口,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博物館參與渠道及參觀體驗,將博物館的自身發展與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博物館真正成為匯集區域歷史文化積澱成果,展示城市文化發展特色,淨化人們心靈的文化聖地。
來源:中國文物信息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