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京城是一筆不能再生的財富

北京城是一筆不能再生的財富

日期:2016/12/15 1:18:1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站在未名湖畔,東可觀湖光塔影;西可看鐘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覽層樓幢影,處處都詩情如畫。我就這麼細細畫著,湖畔很靜,筆尖的輕微響聲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四幅鋼筆畫作,讓我聯想到燕園中的大師們,想起他們曾經出入的樓閣、曾經坐過的湖畔、曾經乘涼於其下的古樹,也許是他們讓這園林早已生出了一種獨特的靈氣,讓這裡成了充滿著美麗與靈性的地方。

同樣,每次走進清華園,我不僅會被它清麗、飄逸的自然環境所吸引,還會被它厚重、深遠的人文氣氛所包圍。首先來到古樸的二校門,看到門的彎弧上鑲刻著清代那桐寫的“清華園”三個大字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我從多個角度觀察後決定打破常規,大膽畫仰視的二校門,然後接著用鋼筆畫了清華大學大禮堂和老科學堂兩個建築,畫完後已是晚霞滿天。次日早晨,我騎車再次來到清華園的老圖書館,望著以紅磚壘砌並配漢白玉石雕飾物及綠蔭蔥茏的爬山虎一直爬到樓頂的老建築,我感到好奇又興奮,開始嘩嘩的作畫,引來不少學生駐足觀看。畫完後進入清華大學老體育館繼續作畫,直到下午才來到秀美的水木清華小憩。我本來想偷懶沒打算畫它,但竟被最壯美的“幽絕”園林建築所震驚,不顧餓著肚子接著畫起來,到太陽快落山時完成此作。由於沒吃飯餓得不行了,便走出清華大學西門,到外面吃了點東西,飯後突然想起,忘了我那輛殘破的飛鴿牌28式自行車沒鎖,還在清華大學老圖書館裡放著,這時天已黑了,心想肯定讓人騎走了。唉,算了,不要了,坐公交車回家吧。

北京城是一筆不能再生的財富

做為歷史文化遺產的北京城,這是一筆不能再生的財富,不能像五光十色的肥皂泡那樣描來描去,而是要真正的把古都北京飽經滄桑及蘊藏著無限生機的魅力襯托出來,給世人留下一份最珍貴的禮物。正如著名漫畫家孫以增先生生前為我的書作序中寫道:“我在北京生活了近70年,對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充滿了感情,因為這裡的一切都承載了我自兒時起的太多太多的夢境,也承載了眾多百姓的酸甜苦辣。”孫以增先生生前是一個熱情而又切隨意的人,對我畫新老北京風情鋼筆畫給予了很大支持和幫助,他看到我的部分畫稿時說仿佛感到讓他又回到了歡樂美好的童年,並鼓勵我一定要把深沉揮厚的北京時代風貌及充實質樸的生活態度原本地精雕細描出來,給後人以完美的歷史交代。

在有關如何保護古都北京、政府和群眾需要盡到什麼樣的責任話題上,我十分贊成著名文物專家王世仁先生於1996年8月就如何保護好北京的古都風貌及文物古跡問題上所說的話:“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保護好古都風貌就越是現代化城市。巴黎、奈良、羅馬都是很好的榜樣,北京不能變成紐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