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西溪二仙廟與古中廟無梁殿

西溪二仙廟與古中廟無梁殿

日期:2016/12/15 1:19:1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西溪二仙廟 
  
   西溪二仙廟(又稱真澤宮),位於崇文鎮嶺常村,距縣城3公裡。一九六五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仙廟創建年代無從稽考,據廟內金大定五年(1 1 6 5年)重修二仙廟碑載“偶見舊書創於唐乾寧年間”(894-897年),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年)敕封為真澤宮,封二仙為沖惠、沖淑真人。金皇統二年(1124年)重建後大殿、前殿、梳妝樓、山門、廊房等三十余間。金貞祐年間(1213—1223年)遭兵火變為廢墟,後又恢復原貌。明洪武十八年(1485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1981-1985年曾進行了多次維修,1992年東梳妝樓落架大修,1998年修築了門前台階、長廊、門庭,綠化美化了周邊環境,成為享譽三晉的游覽勝地。 
   二仙廟四周群山環繞,蒼松翠柏披拂在殿宇之上,景色迷人。廟分前後兩院,中軸線前為山門,上即戲樓,兩側各有便門。一進院為當央殿,面寬進深均三間,殿前有獻亭,獻亭兩側長有四株唐柏,樹上長有酷似十二生肖的木瘤,成為廟中一絕。二進院為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架椽,單檐歇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太上老君、萬世師表垛殿一座,垛殿前東為眼光神,西為疙瘩神,尤其是梳妝樓,被專家稱為中國古代樓閣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二仙廟碑碣眾多,歷代文人墨士曾寫下許多贊美西溪的千古佳作。最為著名的是金末元初文壇巨匠元好問的七言絕句: “期歲之間一再來,青山無恙畫屏開。出門依舊黃塵道,啼殺金衣喚不回。” 
   二仙廟規模不大,但是它聚集了16座由金到明清的建築物,古樸典雅,結構精巧,堪稱一座“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規模盛大的(農歷四月初一至十五)廟會,吸引著大批國內外游客到此觀光。



  古中廟無梁殿 

    古中廟位於山西省高平市區東北10.5公裡下台村西北的高地上。 
  該廟創建年代不詳,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現存無梁殿為元代建築,其余皆為清代重修,該宮坐北朝南,二進院落,東西寬41米,南北長65.4米,占地面積2655平方米,中軸線上有山門,無梁殿,正殿,兩側有廂房、配殿,山門外築東西戲樓各四間,山門西側有磚券偏門一座,額“炎帝中廟”原為廟的入口。無梁殿(又稱獻亭)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為元代建築,因殿不設梁栿而俗稱無梁殿,石砌台基高1.2米,面闊一間(6.3米),進深一間(8.56米),單檐九脊歇山頂,筒板布瓦屋面,四架椽屋,周檐施用大額枋,老角梁後尾架抹角梁,上施斗拱承屋架,殿內施八角形藻井,中懸垂蓮柱。柱頭斗拱五鋪作,柱底施用方形素面柱礎,裝修均用隔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