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明清門樓尴尬立於建築工地

明清門樓尴尬立於建築工地

日期:2016/12/14 11:43:5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一座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明清時代古門樓,如今已被鋼筋水泥包圍。這尴尬一幕,發生在南昌西站附近的恆錦九龍湖一期工程建築工地。

    17日,記者調查發現,該門樓原系生米鎮富鄉朱家村的古建築,曾入選第三批新建縣(現為新建區)文物保護單位和2011年市級文保單位。專家呼吁,該門樓已喪失生存母體(原村落),未來將被大量高層建築圍困的情況下,異地搬遷重建是最好的結果。有關方面應盡快拿出保護方案,以使該文物發揮其真正歷史價值。

 

門樓只用一些鐵欄桿簡單圍住,周邊正在蓋樓房

 

門樓石雕栩栩如生

 

門樓側方的殘垣

    古建築被鋼筋水泥包圍

    “前幾天古建築研究界同仁‘Simon Q’在江右古村落研究微信群裡說,距離南昌西站極近的地方有一座牌坊式門樓,被新開發的工地包圍得嚴嚴實實,聽了十分著急。”17日上午,原南昌大學博物館業務部部長、古建築研究專家毛靜說。

    他告訴記者,上周六正好武漢大學古建築專家王炎松教授和他幾個博士,從南昌返回武漢,所以邀同他們以及江西師范大學段亞鵬老師等一起去看看。經專家現場認定,此牌坊式門樓時間應該是清代乾隆年間,距今約200多年歷史。如今該門樓已被鋼筋水泥“包圍”,該何去何從?

    昨日,記者驅車來到了位於婺源路與景德鎮大街交會處的這片工地。該工地位於西站南部約500米處,為恆錦九龍湖一期工程,由中建五局承建。

    走進建築工地,眼前是一片鋼筋混凝土的森林,記者看到,門樓周邊已澆鑄混凝土,只用一些鐵欄桿簡單圍住。而在門樓上方,吊機仍在緊張地作業,讓人不禁為這座孤零零的古建築捏一把汗。

    不清楚門樓是拆還是遷

    這座古建築門樓為什麼會出現在工地?下一步如何處理?針對這些疑問,中建五局工程項目部相關人士拒絕了記者采訪。

    在建築工地上,一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這座古建築從去年開工至今,之所以一直沒有處理,是因為價錢沒談攏”。而另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這個古建築省裡已經有了保護方案,至於具體如何保護,他也不清楚。

    現場,一名鋼筋工告訴記者,他上個月才來到工地做事,當時看到這座古建築也非常奇怪,但由於沒有得到上級的具體指示,對於這座門樓,究竟是拆掉異地重建,還是就地保護,他們心裡也沒有底。

    門樓的藝術價值非常高

    毛靜告訴記者,通過專家考證,該門樓原系生米鎮富鄉朱家村的正門樓,門樓前原有水塘一口。富鄉朱姓系元代末年自富州(即豐城)遷來,以“德盛人歸,居則成鄉”,為表示不忘故土,故合而為“富鄉”,朱氏定居此地已有800多年歷史。

    通過目測,這座牌坊高約6米,系四柱三門五樓,次間用青磚封砌,正間可以通行,兩側有翼牆呈“八”字形圍護,翼牆上立有坐斗支撐斗栱,再承以石質檐板。牌坊通體采用砂巖、紅石砌造,采用浮雕和高浮雕裝飾。特別是在額枋、石匾兩側及翼牆均大量施用浮雕,內容有郭子儀拜壽、出將入相、狀元游街及龍鳳等吉祥紋飾,造型生動,雕刻精巧,代表性強,不可多得。中間匾額刻“台峰卓秀”四字,正間正樓鑲嵌“恩榮”匾。

    “這座門樓的藝術價值非常高,應該是我看過的南昌及周邊地區石雕工藝的最高水平,有典型的南昌地區古代建築風格。”毛靜表示,該門樓已喪失生存母體(原村落),未來將被大量高層建築圍困的情況下,異地搬遷重建是最好的結果。有關方面應盡快拿出保護方案,以使該文物發揮其真正歷史價值。

    為市級文保 擬原址保護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台峰卓秀”門樓曾列入第三批新建縣(現為新建區)文物保護單位。相關文件顯示,該門樓為明代建築,位於生米鎮富鄉村;保護范圍為牌坊主體,東、西以民房為界,南延10米,北延5米。該文件還規定了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延5米,建設控制高度6米。

    “這座門樓在2011年已被列入南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們發現後已經多次跟項目單位對接,要求他們在原址保護好。”17日,紅谷灘新區管委會文化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文保單位不能搬遷,近期將召開專家評審會,初步方案是在原址保護,並要求項目單位調整建設方案,再報省政府審批。

    那麼,在保護方案還沒有出來前,工地是否應該停工呢?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此前,他們和九龍湖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在這裡蹲守了一個多月,以確保文物不被毀傷。此外每天也將進行巡查,如果發現施工單位有損壞古建築的情況,將進行追究,嚴重的還將追究刑責。

    文保單位為何還商業開發

    早就是文保單位,為何它所屬的地塊還會進行商業開發?對此,紅谷灘新區管委會文化局相關人士表示,之所以造成這一尴尬局面,是因為2012年生米鎮劃入紅谷灘新區管轄時,並沒有將文保單位進行移交。直到去年富鄉村進行拆遷時,才發現這裡有一個市級文保單位不能拆,因而這座古代門樓就一直被保護在建築工地上。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9月24日,位於紅谷灘九龍湖片區的兩宗國家建設用地在江西省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網上交易系統進行網拍。兩宗地塊全部被江西恆錦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拿下,總成交金額4.01億元,總成交面積95.44畝。今年8月25日,江西恆錦地產九龍湖(一期住宅)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受理情況在網上進行了公示。公示材料顯示,九龍湖項目一期建設地塊為二類居住地塊,2017年預期投產,現處於平整土地階段。

    該公示還稱,目前該區域無文物古跡和國家重點保護單位,無已探明的礦床和珍貴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來源:中國江西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