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安徽建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項目調度督查機制

安徽建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項目調度督查機制

日期:2016/12/14 11:18:5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為加快推進重點文物保護項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工程質量水平,安徽省探索建立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項目調度督查機制。
  今年以來,安徽省建立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項目調度督查制度,制訂並印發調度督查工作方案,成立省文化廳分管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任正副組長的調度督查組。對列入國家文物局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批准的重點文物項目的前期准備、履行程序、項目實施、經費使用等方面進行調度督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項目參照執行。
  調度督查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加大督查力度。調度督查主要采取“一報、二聽、三查”以及明查暗訪相結合等方式進行。一報是項目實施單位每月報送《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項目實施進度表》,全面掌握全省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項目實施進展情況。二聽是對尚未完成的專項補助資金額度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或調度督查組認為需要調度的項目,每月調度一次,聽取項目實施單位推進情況匯報,督促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三查是對少數推進緩慢的項目,調度督查組邀請省發改、財政等部門,赴當地現場督查,推動項目加快實施。省文物局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督查、明查與暗訪、抽查與普查、書面督查與現場督查相結合等形式,確保督查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調度督查實行獎懲並舉。對已納入實施項目庫的項目,從專項資金下達之日起超過兩年仍未實施的,或沒有按照批准的方案、項目內容和預算范圍使用經費的,未按照規定程序履行項目經費使用的,有重大工程質量和安全問題,造成經濟損失或社會影響未處理完畢的等情節嚴重的,提請國家有關部門對該項目予以注銷,收回已撥付資金或者調整用於其他文物保護項目。對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經費等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會同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依法依規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對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項目的單位,在今後申報項目資金時給予支持。
  9月29日,安徽省召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項目第一次調度督查會。省政協副主席、省文化廳副廳長李修松,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何長風出席會議並講話,省紀委監察廳駐省文化廳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室主任高恆斌參加會議。會議由省文物局副局長汪頂勝主持。
  列入此次重點調度督查的共有14個重點文物保護項目,每個項目投入經費均在500萬元以上,包括文物保護樣板工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安消防試點工程等。會上,各市、縣(區)分別匯報了重點項目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交流了經驗做法。
  李修松指出,文物保護工程是文物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省文物局以項目為抓手,推動全省文物保護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針對目前文物保護工程上還存在重申報、輕管理、實施慢等問題,他強調,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各市縣文化文物部門要主動作為,爭取政府和相關部門支持。要進一步加快實施,對已經批准的項目要抓緊推進,爭取早日開工,早日完工,早日發揮效益。要進一步加強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嚴格按照批復的方案進行施工,加強工程中期檢查,主動接受國家和省級文物、財政部門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工程決算進行審計,使每一個文物保護工程都成為合格工程、安全工程、陽光工程,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同時,李修松指出,要加強重點項目儲備工作,堅持儲備一批、申報一批、實施一批。在實施過程中,要堅持質量第一,保證工程進度,規范使用經費,主動接受監督,做好記錄檔案。省文物局要加強文物工程隊伍管理和建設,注意整合資源,加強人才培養。
  何長風指出,要強化項目意識、責任意識、問題意識、質量意識、效能意識、廉政意識。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實施,確保質量,確保安全。

    (來源:國家文物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