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安徽鼓勵個人通過認租認購方式保護歷史建築

安徽鼓勵個人通過認租認購方式保護歷史建築

日期:2016/12/14 11:05: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安徽省徽派古建築存量巨大,點多面廣,但由於缺乏有效的保護,文物損毀流失嚴重。此前,安徽省政協委員就曾呼吁:別讓徽派古建築在時光中“凋零”。近日,筆者從安徽省法制辦了解到,該省將對歷史文化建築進行立法保護,《安徽省實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正在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

  《意見稿》指出,申報歷史文化街區,需要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較完整和真實地體現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具有一定規模。

  而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築物、構築物,城市、縣人民政府可以將其確定為歷史建築。需要具備如下條件:具有與重要歷史事件、歷史名人相關聯,在城市發展建設史或者某一行業發展史上有代表性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具有所在地域或者民族的建築藝術特點、一定時期的典型建築設計風格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建築材料、結構、施工技術、建築形體組合或者空間布局反映一定時期的建築工程技術和科技水平;具有其他價值特色。

  《意見稿》要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各類建築物、構築物和其它設施,應當符合保護規劃,不得新建損害傳統風貌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不得損毀受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或者進行改變原風貌的維修、裝飾;不得損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

  據悉,已批准或者核定公布的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因保護不力導致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的,由省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文物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估論證後,提請省人民政府將其列入瀕危名單並公布,並由省人民政府責成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限期整改,采取補救措施。來源:中工網

  公路、鐵路、高壓電力線路、輸油管線、燃氣干線管道不得穿越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核心保護范圍;已經建設的,應當按照保護規劃逐步遷出。

  城市、縣人民政府可以與歷史建築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簽訂歷史建築保護協議,對歷史建築的保護義務和享受補助等事項作出約定,落實歷史建築的保護責任。

  城市、縣人民政府鼓勵有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采用認保、認養、認租、認購等方式,參與歷史建築的原址保護。

  鼓勵歷史建築按原使用功能進行保護利用,也可以用作紀念場館、展覽館、博物館、旅游觀光休閒場所,以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地方文化研究等的場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