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京文物局起訴國家民委

北京文物局起訴國家民委

日期:2016/12/15 2:04: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國立蒙藏學校舊址,卻變成了小商販密集扎堆的西單民族大世界商場。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表示,由於文物局多次要求限期騰退商戶未果,准備訴諸法律,要求該文保單位的產權單位(國家民委)清退商戶、拆除臨建。早在2007年,北京市文物局就曾對民族大世界商場下發過責令整改通知書,該商場對舊址進行了整體保護方案設計。但北京市文物局堅持,這些整改都是針對現代化建築的整改措施,對於古建文物並不適用,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將所有臨時建築拆除,恢復古建原貌。

  國立蒙藏學校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小石虎胡同33號,舊址明初為常州會館,是京城最早的會館之一。清初為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府邸,因清太宗皇太極的十四女恪純公主下嫁吳應熊,所以人們一直稱這裡為驸馬府。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分設左右兩翼宗學,培養宗室弟子,右翼宗學即設於此。後來為清高宗乾隆第一子定親王永璜之長子綿德府第。1913年蒙藏院在此開辦蒙藏專門學校。1923年秋,李大钊、鄧中夏等來校開展革命工作。1924年烏蘭夫、奎壁、吉雅泰等一批青年學生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批蒙古族黨員,並在此組建了蒙古族的第一個黨支部。

  該址2001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並非北京市文物局第一次動用法律武器保護文物建築的安全,2007年,針對被中國人民大學印刷廠占用的拈花寺,北京市文物局曾申請法院對相關產權單位和管理使用單位進行強制執行,拆除2000多平方米的違章建築,消除安全隱患。但此事後來因種種壓力不了了之。

  文物單位的無力在這次事件中再次顯現出來,訴諸法律都因為壓力無法徹底解決。除此之外,人們對歷史的漠視也到了讓人心寒的地步,這座京城最早會館之一、驸馬府、蒙古族第一個黨支部,竟然還比不上一排小攤販重要。希望北京文物局能夠得到一個好的回應,只有這樣,飽含歷史的遺存才不用在人們腳下哭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