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此次補助修繕的是古城內產權明晰居住性質的傳統民居
日期:2016/12/15 1:36:4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平遙古城內,出現不同程度損壞的房屋達到72%。此前,平遙古城面臨人口密度過大、過度商業化開發等問題。很多古城內的居民利用沿街民居開設店鋪、客棧,甚至私自改變古民居的格局、風貌。傳統民居是古城文化精髓的主要載體,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古城內傳統民居的原真性、完整性,有效遏制對傳統民居的過度商業化開發和破壞性建設行為,平遙縣政府決定采用資金補助的形式對古城內傳統民居進行保護修繕。保護琉璃瓦修繕資金由該縣縣政府、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和產權人三方共同承擔。
此次補助修繕的古民居是古城內產權明晰、居住性質的傳統民居,包括建築主體維修工程及附件的維修;院落附屬傳統組成部分維修;對景區安全進行全面排查,對排查出的問題及時整改;在景區較為危險河道、假山等地段增設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巡視員;對園內的各種消防器材進行補充,防患於未然,以確保景區安全,游客接待工作平穩順利開展。還有古樹名木、老井台、老磨房的搶救等。凡需要進行傳統民居保護琉璃瓦修繕的產權人,需先向平遙縣規劃局提出申請;規劃局審核後進行公示,並邀請相關設計單位進行總體設計。申請批准後,簽訂相關協議並在規劃局及社會各界的監督下施工;打造漢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漢文化展示窗口,吸引全球華人回歸漢文化,必將成為華夏文明精神家園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平衡區域生態調節微氣候,從而構建水岸生活,支撐西安生態宜居國際化大都市定位。工程竣工後,由相關部門組織驗收並進行工程審計。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工蓄水工程——昆明池將在西鹹新區沣東新城重現,根據規劃,昆明池將恢復10.7平方公裡的水面面積,相當於兩個杭州西湖的水面面積。
使現代田園城市與歷史古跡相得益彰。昆明池景區將重現絢麗多姿的水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成為獨具漢文化特色的環湖生態旅游、休閒、度假勝地和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人居天堂。規劃形成“一湖、一環、四鎮、四中心”的總體空間結構——一湖:昆明池文化生態景區開發建設總體目標是實現“四個發展”:區域經濟社會的科學和諧發展;城市歷史文化的復興發展;全國開發區建設的創新發展;指昆明琉璃瓦池以及緊密圍繞昆明池形成的濱湖綠地,是整個片區空間結構的核心;以文化產業發展超前規劃為主要推動力,以大型城市運營“整體拆遷、整體開發”為主導思想,以改善區域人民生活,提升城市品質為主要宗旨,致力於創新國際化大都市文化生態景區發展模式。一環:是片區主要公共服務設施濱湖布局,形成一個與昆明池聯系緊密的環湖公共服務帶;四鎮:由昆明池主要進出水口周邊生態綠地自然分割形成的四個各具特色的風情小鎮,即為位於東北部豫章鎮、位於東南部細柳鎮、位於西南部白楊鎮、位於西北部宣曲鎮;四中心:各個小鎮的特色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