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古鎮象一條絢麗多彩的緞帶維系著南北大地 比作顆顆璀璨的明
日期:2016/12/15 1:32: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塘棲鎮,位於杭州市北部,與湖州市的德清縣接壤,距市區中心約20公裡,距區政府所在地臨平約13公裡,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使其成為蘇、滬、嘉、湖的水路要津,歷朝歷代以來,塘棲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
古老的青磚京杭大運河,由北向南逶迤而來,象一條絢麗多彩的緞帶維系著南北大地。古鎮塘棲,就坐落於這京杭大運河的南端。如果把浙江諸多名鎮比作顆顆璀璨的明珠,塘棲便是鑲嵌在古運河畔分外奪目而耀眼的一顆明珠,其獨特的水上街市風貌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無可替代。塘棲,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是浙北重鎮、江南水鄉名鎮、杭州市六大組團之一的中心城鎮。塘棲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杭寧高速穿城而過,09省道、京杭運河東西向貫穿全鎮,三條主干道直通杭州,距杭州主城中心十公裡,為杭州水上巴士終點站。
在經濟大潮中,她依然走在余杭區的前列。先後獲全國千強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浙江省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衛生鎮、杭州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杭州市現代化標志性教育強鎮、國家枇杷原產地域保護之鄉等榮譽稱號。塘棲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系江南水鄉名鎮。京杭大運河、09省道貫穿全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據現存的史籍記載,早在北宋以前,塘棲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打漁村,漁民們三三兩兩在此散居,在此曬網休息。直到元朝張士誠拓寬了官塘運河以後,人們沿塘而棲,小鎮才初現雛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間,廣濟橋的構築使鎮區兩岸連成一片,這才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
塘棲的古建築頗具特色,那些明清建築,深宅大院皆高築封火牆,隱於弄內,引升出一條又一條的陪弄,據說舊時全鎮共有弄堂七十二條半。塘棲又是標准的水鄉,處處是河,鎮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裡面,俗稱“過街樓”。為方便那些從水路而來的客商們休息,在那沿河的一面還都建有一長溜美人靠(塘棲人稱這為“米床”)。
塘棲山明水秀,名勝古跡較多,自古以來就有著眾多美麗的青磚誘人景色。舊時,曾有棲溪十六景之說,分別為:芳杜菱歌、廠陰漁火、長橋月色、溪口風帆、永明晚鐘、清流高閣、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曉、超顛遠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陽、橫潭漁火。
據說塘棲鎮的廊檐街之多,在江南水鄉中找不出第二個。“跑過三關六碼頭,不及塘棲的廊檐頭。”當年跑碼頭的謝金元聽過這句話,但他又覺得“塘棲的概念已經不存在了”,很多來的游客,“拍拍橋,拍拍幾棟老房子就走了,一點都不真實”。
塘棲自古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文士荟集、文風頗盛。明清時便有“樾館”、“ 特產-枇杷傳經堂”、“丹鉛精捨”、“經一廬”等藏書樓名燥一時,還出了像勞格、朱學勤那樣的著名藏書家。塘棲,崇學之風頗盛,據清光緒年間的《唐棲志》記載:塘棲在明代時共中進士15人、舉人40人、五貢14人。
現在鎮上保留下來的弄堂只有三條,也是連接商品市場和社區住戶的秘密通道。杭州市運河集團則想把這些弄堂以及後面可能已經荒蕪的宅院打造成特色青磚旅游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