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府城牆“難堪重負”:磚牆缺損民房侵上城牆
日期:2016/12/15 1:21:0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近日,一位曾經在桂林讀書的游客,到靖江王府故地重游。破損的牆體、侵上城牆的違章搭建、滿地的雜草、甚至晾衣種菜……這番景象,讓他不僅感慨心疼,呼吁加強保護,“別等著古跡被毀消失後才想著重建仿古建築”。12月26日,記者采訪文物部門了解到,目前,他們已經制定相應的城牆維護方案,將對破損的城牆進行修復。
位於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明藩王遺址之一,其城牆、城門基本保留了原來風貌。城牆南北長555米,東西寬340米,高5.1米,周長約1783米,內外采用巨型青石砌成。
12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靖江王府城牆。在城牆上一直往西走,滿地厚厚的雜草和枯枝覆蓋,已經看不見地面的磚塊,踩在上面發出枯枝折斷的聲響,一派蕭瑟的景象。
在南面城牆上,有多處破損的牆體,幾幢城牆外的老房子,把自家的“後門”開上了城牆,城牆成了自家晾衣曬被的後院,一塊塊城牆磚就堆在牆邊。從城牆上看去,牆內牆外都有不少依城牆搭建的建築。
記者實地看到,城牆的西面和北面保存得比較完整,鮮有殘缺的地方。而東面和南面城牆則相對受損嚴重許多,多處存在“爬”上城牆的居民樓。
工作人員介紹說,由於目前古城牆的磚石結構不是很牢固,已經暫時停止對外開放了。
一名游客告訴記者:“這座完整的城牆不開放真可惜了,很多地方沒有城牆要建城牆,這座一直保存下來的老城牆應該好好保護,維護好了對外開放才是啊。”
在對桂林市文物工作隊的走訪中,隊長劉琦向記者介紹了城牆保護的情況。據文物工作隊最近的一次現場勘查了解,城牆倒塌兩處,共28米;由於嚴重變形需要拆開重建的有20多處;因外部建築搭建在城牆上造成外牆垛缺損的有9處,共有210多米。
劉琦說,城牆確實存在民房亂搭亂建的現象,主要集中在靠近居民區的南面城牆和東面城牆。由於這些民房建於解放之前,房屋拆遷存在很大難度,只能依靠城市改造,進行統一規劃後才有可能遷離。據他介紹,目前城區已經有了改造的規劃。
劉琦說,對於城牆的維護,文物工作隊每年都會定期對城牆進行除草、加固。不過,桂林文物保護點有100多處,無論在人力還是經費上,對城牆的維護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出於對城牆的保護和游客的安全考慮,城牆沒有對外開放,因沒有人走動,城牆上的雜草也長得特別快,清理幾個月後很快就長滿。城牆缺損面積比較大,進行修護時需要燒制專門的仿古青磚,才能保持城牆古樸的感覺,這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據劉琦介紹,目前,已經制定出《靖江王府城牆維護方案》,正在報批過程中。根據方案,將對城牆的變形部分以及部分倒塌的缺口處,利用原有的牆磚進行重建。而對於那段總長達213米,由於外部建築搭建造成外牆缺損,牆磚遺失的損毀部分,將定制19000塊仿古青磚,在外部搭建建築拆除後進行修復。